家庭财产也是需要受到保护的,有些朋友们将自己的家庭财产由法律保护,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法律保护 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这一保护原则是由《宪法》、《民法通则》等不同法律实施的,如《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民法通则》第七十三条“国家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怀。”《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等都对保护国有 资产做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如果发生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国有财产情况并达到一定数额将承担刑事处罚后果...
保护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主要如下; (1)《宪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比较笼统,但为对其解释提供了空间:2004年《宪法》经修改后,将对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明确列入宪法,这一合法私有财产的概括规定为民法财产的解释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及其他合法财...[详情]
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由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将在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第127条规定将以法律保护数据、网络虚拟财产安全,如Q币、网游装备、账号等都在保护范围内。民法总则第127条明确提出“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网络虚拟财产指包括电子邮件、网络账号等能为人所拥有和支配的具有财产价值的网络虚拟物。受保护的网络虚拟财...[详情]
基于区块链技术和密码学的数字货币是一种最近几年在全世界逐渐兴起的、革命性的、有巨大投资升值潜力的行业。那么,在我国,像这样的网络虚拟...[详情]
个人财产是需要受到保护的,那么个人财产保护法律有哪些呢?小编在文中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吧。...[详情]
"职业打假人"本身的打假技能、手段以及对消费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也随着15年的成长变得更加纯熟。 但不愿意看到的是,这样的群体中存在有一部分以盈利甚至勒索为生的人群,"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宁人的心理获得灰色收入。 随着网购时代加速来临,“职业打假人”发现了新市场。近日,浦东新区法院就同时收到4份诉状,原告焦女士在网络购物之后,以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分别向商家索要数倍赔偿,这已经是焦女士半年内在浦东法院起诉“维权”的第7件案子。自去年6月开始,焦女士就在天猫、京东、东方购物等网络购物平台上分别购买了多种商品,随后以产品质量问题或涉嫌虚假宣传为由分别将生产商起诉...
近年来,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中国留学生在海外安全事故频发。2014年7月,24岁的赴美留学生纪欣然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抢劫,头部受重伤,回到公寓后身亡;2016年5月,在德国的中国女留学生李洋洁,外出跑步时遭到一对德国情侣性侵后暴力致死;同年12月,留学生张瑶在罗马被抢,试图追回个人物品的过程中因遭遇意外不幸离世。梳理2016年以来的媒体公开报道发现,留学生安全事件中,被抢劫、...[详情]
3月25日下午,环境保护部对河南省驻马店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公开约谈,督促地方政府全面贯彻实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有关法定责任。据悉,2014年8月~12月,驻马店市环保局先后3次致函平舆县政府,要求依法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27家皮革企业。但平舆县政府处理相关问题的进度缓慢,有关要求落实不彻底,直至2014年12月,无环评手续的企业才全部停产。201...[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法明确,P2P网贷平台若无主动承诺无担保责任,而民...[详情]
由于这些“金字招牌”蕴含的巨大商业利益,老字号遭侵权也是时有发生,独具特色的“老字号”、“老工艺”、“老配方”渐渐变了味。承载着悠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