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祛暑丸:由香薷散与二陈汤加减衍化制成。具有解表祛暑、芳香和胃、燥湿健脾等功效,适用于暑湿夹寒,湿重于热的暑湿感冒。每次1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暑湿感冒冲剂:具有清暑化湿、辛散风寒、健脾理气等功效,适用于感受暑湿兼夹风寒的暑湿感冒。每次’1包,每日2~3次,白开水冲服。 (3)藿香正气丸:具有解表祛暑、化湿悦脾、调达气机、开胃进食及扶正解表等功效,适用于夏季湿阻较重的暑湿感冒,亦可用于非暑天.感冒而具有脾胃湿阻证者。每次1丸,每日2 ---3次、,温开水送服。 (4)金衣祛暑丸:具有祛暑化湿、解表散寒等功效,适用于夏季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而恶寒发热、...
酶制剂中的纯酶制剂有:1.糖酶,如淀粉酶、纤维素酶、果胶酶、乳糖酶等;2 蛋白酶,如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胰蛋白酶等;3.脂肪酶,如磷酸酯酶、固醇酶等;4.氧化还原酶类,如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脂肪氧合酶等;5.异构酶,如葡萄糖异构酶。酶在食品工业中主要应用于淀粉加工、乳品加工、果蔬加工、酒类酿造、肉、蛋、鱼类加工、面包与焙烤食品的制造,食品保藏及甜味剂制...[详情]
2018年11月27日,曾一度被媒体称为“绝命毒师”的张正波等人涉毒案,迎来重审开庭。列管精神药品是否等同于毒品依旧是控辩双方争议焦点。张正波系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案卷材料显示,2005年起,张正波和大学同学设立化学公司,生产产品包括“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4-甲基乙卡西酮”等,产品全部销往英、美等国家和地区。2013年,这些产品均被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第一类精神药品。该目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定,如生产,需取得药品生产许可及精神药...
全国人大常委会19日三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草案)》,拟规定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不得使用剧毒、高毒农药,并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丛斌就修改情况做介绍时说,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和社会公众建议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养殖、采集、贮存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目前中药材质量下降,...[详情]
据报道,中国官媒揭发学校“毒跑道”背后的产业链,发现问题跑道原来是由废轮胎、废电缆等塑料垃圾打碎成颗粒后灌胶水粘合而成,跑道之毒,连施工队的老板都不敢靠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6月23日报道,上海学校2013年出现“毒校服”,北京等地学校近一两年出现“毒跑道”,杭州一中学近日出现“毒草坪”,江苏学校与“毒地”为邻等事件频频发生,中国学校成“凶险之地”的问题多年来无法根除。受...[详情]
6月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知称,即日起停止生产使用酮康唑口服剂,原因该类药品存在严重肝毒性不良反应。并在7月30日前确保以上市...[详情]
冬季到来,一些市民有吃狗肉的习惯,但是大家在吃狗肉的时候,是否了解这些狗肉是从哪里来的?所食用的这些狗肉又是否安全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