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微信朋友圈中所谓的微商分两种,一种是经过微信认证,提交了各种手续、交质保金,开通了微信支付,相对正规,消费者通过微店购物也更有保证;而另一种则未经过微信平台的认证和审核,只需注册微信号,加到朋友圈就可以做生意。 对于第二种,有一种观点认为很难适用于消法的保护,销售属于偶尔性销售,微信朋友圈的“经营者”,并没有取得国家颁发的相关经营资质,并不属于经营者,也不属于第三方的销售平台。所以,你在朋友圈购物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网络购物。 昨天,杭州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不适用”不完全确切,但作为消费者在维权的过程中确实有些困难,工商部门取证也非常困难。“建议在购买商品时...
如果在微信购物被骗,应当及时将与卖家的交易记录、聊天记录截图,及时向微信客服进行投诉,对于用户举报较多、涉及销售假货、诈骗和商业侵权的个人微信号,经核实后,腾讯公司会对其实施冻结、永久封停等处罚。另外,还可以投诉到12315。 但是朋友圈只是社交平台,无法对个人信息进行把控和审核,一旦产生风险,平台本身不会承担责任。因此,购物最好还是选择实体店或正规网购平台。如非要在朋友圈...[详情]
很多人对微信传销和微信营销分不清,今天,佰佰安全网来给大家介绍下微信营销与微信传销的区别。...[详情]
使用微信可以很方便地与周围陌生人互动交流,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被不法分子加以利用,使得微信也暗藏陷阱。微信引发的违法犯罪案件中,受害人多为年轻人,他们涉世未深,往往轻信盲从。 两月里几乎平均每日受骗一次 通过微信“附近的人”,张某认识了一名刘姓男子并“相恋”,两个月时间内,对方以出车祸需救急和帮忙找工作、租房子等为由先后从她手里骗走钱财17万余元,直至消失不见,张某才如梦初醒想到了报案。近日,张家口桥东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成功破获一起微信交友引发的诈骗案件。受害人张某,1989年出生,在“男友”失踪后,她于3月17日中午来到桥东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报案。“我们是今年1月2...
最近,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了一名5岁孩子。孩子妈妈说,起初孩子身上长皮疹,通过宝妈群的推荐,她就从网上代购了一种药给孩子涂抹。刚开始效果明显,可停药之后红斑就又长出来了,于是,她断断续续给孩子用了两年这种药,而直到最近,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她才带着孩子来看医生。医生表示,如果一开始就带孩子上医院,几次正规的抗真菌治疗就能痊愈,可孩子妈妈偏偏自己给孩子用药,而这种代购药...[详情]
理论上,转错账者可以挽回损失,但现实中,由于相关规则缺乏可操作性,转错账者可能陷入求助无门,难以举证的恶性循环中张师傅因疏忽大意错将1万元转给陌生人,而这是10个农民工的回家路费。张师傅带领工人在工地干活,老板给张师傅转了农民工回家的路费。张师傅又给工友王芳的微信号转账1万元,但其添加的并非王芳的微信号,而是陌生网友。其向该网友留言要求退还时,对方一直没搭理,后被对方拉黑。张师...[详情]
见面扫一扫、加微信已成为时下人们社交的必备步骤,而微信平台上的频繁往来,也成为了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详情]
一名90后女子通过微信收购他人的真实二代身份证,然后再从“微信群”加价出售,不到一年非法获利2万余元。日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买...[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