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加工食物,如花生、大米、玉米等,收获后要置于通风、干燥处晾晒,保证水分蒸至12%左右,同时配合化学熏蒸和脱霉剂的使用,就能有效防止发霉腐败。一旦出现霉变,应立即将霉粒剔除,防止蔓延,再熏蒸一次即可。 2. 食用油主要由花生、玉米和胚芽等提炼而成,如果原料含有黄曲霉毒素,那么食用油也会含有,尤其是不正规的厂家生产的食用油,超标率很高。使用时,将油加入锅内,待烧热后,加入少许食盐,再炒至沸腾,因食盐含碘,可有效去除一部分毒素。 针对易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品的存放也很关键,存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毒素的含量,存放得当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而且在食用前大家可以用黄曲霉毒素测定仪测...
1、 水洗,黄曲霉毒素可以经过水洗去毒,这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去毒办法,这种去毒办法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可以去皮的尽量去皮,这样对去除黄曲霉毒素有着极强的效果。 2、加热,当然水洗人们肯定以为没有办法全部去毒,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高温加热来去毒,高温加热肯定会比清水去毒的效果要好很多的,但是加热总体来说还是最有效果的,毕竟咱们生活中基本上都是这么对食物处理的。 3、活性炭...[详情]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快到了,人们对食物的消费进入了一个高峰,特别是食用油。部分市民认为土榨花生油是纯天然加工,安全系数较高,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土榨花生油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绝不亚于普通食用油。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小作坊散装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1超标情况严重,最高超标近15倍。近日,有社会机构向记者报料,其对广东省茂名、阳江、云浮、湛江、肇庆等部分地市的随机抽检发现,一些小作坊用土法压榨的散装花生油,送检样品黄曲霉毒素B1超标情况较为普遍。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的化学物质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长期低剂量摄入将大大增加患肝癌的几率。我国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定值是≤20ug/kg。...
婴幼儿食品安全一直引人关注。上周,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公布201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2类食品中查出不合格食品达335批次。其中在婴幼儿食品中,标称汕头市华兰氏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丽婴房”多款营养米粉维生素A含量不达标。7批次营养米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超标抽查发现,有44批次的特殊膳食食品有问题,包括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详情]
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可不得不说国内的奶企有些不争气。昨天,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包括飞鹤、龙丹、高原之宝等国内企业在内的48个批次抽样不合格。不合格奶粉中,有3批次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本次抽检覆盖国内全部100家生产企业的产品和部分进口产品,检出不合格样品48批次,不合格样品涉及23家国内生产企业和4家进...[详情]
近日,媒体曝光了广西梧州和广东肇庆两地市场所出售的部分散装花生油存在黄曲霉毒素超标情况。黄曲霉毒素是什么?毒性怎样?佰佰安全网将为您...[详情]
有报道称,广西等地“土榨油”中被检出黄曲霉毒素B1超标,毒性超过鹤顶红68倍。而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公布的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