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筛查资质、摸清底数。 监管部门要注意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逐户检查,全面核查其经营许可证,认真核查食品经营条件,坚决查处无证经营行为,对于不符合食品经营条件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食品经营者要加以清理或是规范。 集中时间,排查隐患。 对于校园周边存在的消费量比较大的饮料,垃圾食品以及“五毛”与“一元”低价食品等食品,对于注意面向学生的食杂店、餐饮服务单位等,加大监管力度,集中时间,力量进行政治。 结合重点、联查联动。 联通教育局一起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主要是对学校食堂的采购贮存、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洁等进行检查,查询购销台账、进货查验记录等...
食品安全问题的本质,是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风险。高度分工的现代城市生活,意味着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吃到自己种植或生产的食品;甚至因为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外食的概率增加,食用他人所准备的熟食,已经是现代人的生活现实。因此,确保日常食品的安全,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中国显然有巨大的改进空间。 震惊国人的上海福喜食品事件,是中国大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最新的案例。...[详情]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制定相关检查方案,加大监督力度 为确保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学校以及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要注意制定针对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检查方案,加强联合执法及巡查监管,对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违纪事件要严厉打击。另外,要注意净化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环境。 2、学校自行开展校园饮食安全宣传活动 学校要注意自行开展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从而...[详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二司副司长范学慧30日说,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食品”新业态乘势而上。食药监总局下一步将加大网络食品安全的监测和违法查处力度,促进网络食品经营健康发展。范学慧在当天举行的2017中国食品发展大会上说,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为3500多亿元,占全国餐饮业营业总额10%左右。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食品”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为解决“互联网+食品”新业态快速发展带来的监管空白,规范网络食品经营行为,食药监总局在11月初发布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范学慧就此指出,办法主要按照“线上线下一致”...
近期,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学校和企业食堂接连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对广大师生和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集体食堂具有就餐人数多、就餐时间集中、供餐量大等特点,为进一步加强集体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现对集体食堂管理者及开办者提出以下警示:一是要严把原料进货关。严禁采购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类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详情]
在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因而,农村地区成为我国食品消费市场的最大区域,自然而然成为问题食品的转移地和消费地,城市里的食品安全监管比较严格,于是,那些在城市被查处的食品商家,纷纷进军农村食品消费市场。 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80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57个,查扣问题食品153吨,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案件388宗,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件……这是近3个月来,海南省全面开...[详情]
检查人员深入辖区内的农贸市场、饭店、小吃部、副食店、熟食、超市等食品生产企业,重点对肉制品、蔬菜、粮食,凉菜制作、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详情]
从技术上来说,百度透明厨房计划可谓是高科技的组合矩阵,借助技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传统的、大众在之前不可能接触了解的环境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