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是指在无公害生产环境条件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成品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等污染物指标,卫生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内销符合国家规定允许的标准,外销符合进口国家、地区有关标准的茶叶.是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的总称。无公害茶叶生产,要合理用药,提倡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 无公害茶实质上是依据生产过程中化学合成物质控制程度以及茶叶产品中化学合成物质残留量的多少而划分的。对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还实行标志管理,但二者的颁证机构不同,管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导致和影响农药残留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农药本身的性质、环境因素以及农药的使用方法是影响农药残留的主要因素。施用于作物上的农药,其中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一部分散落在土壤、大气和水等环境中,环境残存的农药中的一部分又会被植物吸收。残留农药直接通过植物果实或水、大气到达人、畜体内,或通过环境、食物链最终传递给人、畜。 辨别农残污染食品主要是通过化学检验的方法进行辨别: 1、农药残...[详情]
为督促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鼓励地方政府发挥首创精神,探索食品安全治理制度方法,示范带动全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提升,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于2014年部署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行动,选取河北省、山东省、湖北省、陕西省作为试点省份,探索开展创建工作。 2017年4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示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综合评议结果。经第三方机构综合...[详情]
食品安全认证是指第三方依据程序对食品、生产过程及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或合格证。目前食品市场,经常见到一些天然、无公害、绿色...[详情]
4月14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对今年的质量工作作了具体部署,这些工作涉及质检总局等27个部委。根据《行动计划》,加强质量、标准、品牌建设成为今年工作重点。《行动计划》指出,各部委在分别指导、合力推进质量提升的同时,要加大品牌、标准工作的力度,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建设,保护和传承老字号,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同时,探索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开展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试点,加快农产品、食品标准制修订,整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行动计划》还要求加强质量安全执法部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日公布2019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为97.6%,与上年持平。其中肉制品抽检合格率较2018年提高;网购食品抽检不合格率比上年升高;冷冻饮品不合格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是微生物污染问题。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产品和食品交易场所依法抽取并购买食品样本,抽检24.4万批次、覆盖33大类食品,检验微生物...[详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2017版)》已经报请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1.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2.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标准(2017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2016年9月23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章 ...[详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药监局曝光了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3批次食醋,1批次豇豆。其中,豇豆检出氧乐果超标186.5倍!...[详情]
“今年5月即将启用的豆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新标准,将为豆制品正名。”豆制品加工技术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主任、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库...[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