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镇静,不能惊慌失措,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 2.船上有救生衣、救生圈的,要迅速穿好。若没有救生衣、救生圈的,则应以船身或其他能浮动的物体作为救生用具。 3.若船已翻沉,不要挤作一团,应该分散撤离船只,游向岸边、岛上或其他救生物(救援船艇等)。 4.若在海上遇难,要注意勿喝海水。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而人体内需要的盐分很少;如果体内盐分过多,多余的盐由肾脏以尿形式排出。水分排出过多,就有可能造成严重脱水。这时应努力寻找淡水源(如雨水、岛上的淡水池等),补充人体的需要。 5.充饥的食物也不可忽视。海洋中能充饥的食物是很多的,如鱼、海鸟蛋、海龟、海蛇等,应想...
小编认为,海难发生沉船事故,您首先要保持冷静,听从船长指挥。如果你是船长,就做好乘客的分配工作。一些人应当立刻收集救生设备,并且准备好救生筏。其他一些人去修补漏洞,发送求救信号并给出准确的地理位置。 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并保持冷静的话,还有机会使船保持在水面上,或是将它安全的移动到救生筏上。只有确定船体下沉的时候,船长才可以下撤离命令。 如果你是在游轮上,保持冷静至关重要。恐...[详情]
根据国际自救互救的原则,要首先安排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乘坐救生艇尽快离开沉船,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如果在救生艇匮乏的情况下,遇难者准备要弃船逃生的话,需要穿上救生衣,还需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尤其要注意头部、颈部、手部的保暖,即便是在夏天,长时间在水里浸泡也会造成低温冻伤,所以,对身体的保暖非常重要。 船沉入水之后 如果船快要沉了,需要离开船入水的话,也要注意入水尽量要慢,保...[详情]
对于船上的安全装置、设备,不能乱摸乱动。乘客止步的地方,严禁入内,不得好奇参观,下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老人遇沉船事故如...[详情]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官网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北京召开“丹东一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专家论证会。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中船重工701所等多单位各个领域的专家,在听取汇报、考察出水文物、质询讨论后,确认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历时三年 开启水下考古新篇章 2013-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组织...
记者从海事部门了解到,上海吴淞口沉船事故搜救行动今天(16日)午后又组织了新一轮潜水员探摸作业,在下层船舱内发现三具失踪船员遗体。另外在外围水域,搜救船只发现两具失踪船员遗体。截至今天下午17点,已发现五具失踪船员遗体。现遗体已移交公安部门,随后将开展家属登记辨认工作。目前,现场搜救正持续进行中。发生沉船判断不同沉船情况逃生 如果你乘坐的轮船下沉的时候,你设法进入救生艇或救生筏...[详情]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接报,两艘货轮在吴淞口附近水域发生碰撞。其中“顺强2轮”沉没,船上13人落水,3人获救,10人失踪。事故发生后,海巡、海警、救助队等部门近30艘船艇参与搜救。据该报告:救助直升机B7360分别于16日7时38分、11时42分前往现场搜寻,搜寻时间共计约6小时;潜水员共实施水下探摸13人次。12时04分,潜水员从沉船主甲板左舷第一间舱室打捞起1具遇难者遗体;14时...[详情]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详情]
4日,四川广元白龙湖景区发生一起游船翻船事故。截至5日16时,事故已造成1人死亡,14人失踪,翻船位置已确定,基本无生命迹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