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在室外工作的人员来讲,在高达35度以上气温的环境下工作一定要注意适当的休息,减轻劳动强度,一定要多喝水,最好早晨喝一些淡盐水,这样可以补充因为高温出汗多丢失的盐,适当找阴凉处避暑,在中午时分太阳最强烈的时刻不工作,避开高温。 2、施工单位应为职工提供足够的食品饮料和发放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多喝茶水、绿豆汤和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3、施工现场严禁施工人员赤膊、穿拖鞋和酒后上岗,禁止带病作业,加强个人防护。选穿浅色衣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做好防晒措施。...
高温天气有哪些应对措施?大家一起来看一下。 1、开空调也要通风。居室环境要保证清爽,也可以使用空调,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为佳。在空调运行前必须对空调过滤网进行彻底清洗,运行中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清洗。 2、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4、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详情]
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高温天气防暑措施: 1、高温天气参加户外活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穿透气性好、浅色衣服,有助于散热;如果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衬衫...[详情]
近日,很多地方都进入了“烧烤”模式,还出现了马路上烤鱼、煎蛋的景象。那么高温天气防护措施有哪些?佰佰安全网为您详细解答。...[详情]
7月至9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高温天气来袭,小伙伴们该怎么应对呢?高温天气防范措施有哪些?佰佰安全网期待您能来听一听。...[详情]
北京天气进入高温“烧烤”模式,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夏季高发期。北京天坛医院血管神经病学科主任赵性泉提醒,既往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温天气要格外注意预防旧疾复发。极端天气对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赵性泉大夫说,天气太冷或者太热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高温情况下,人体会大量出汗,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大量出汗还会导致血容量低,到达大脑中的血液量减少,既往有脑梗病史的患者,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大量出汗之后,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容易诱发脑梗。佰佰安全网小编在这里提醒大家:夏天预防脑血管疾病,首先要避免在高温时外出。建议有锻炼习惯的老年人,选择在天气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高压脊东移影响,华北、内蒙古东部、黄淮北部等地温度将持续上升,预计18日开始上述地区将出现一次高温天气过程,最高温度将达到35~38℃。5月16日云南西南部、海南东南部、浙江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出现大雨,云南西双版纳和临沧、海南保亭和陵水等局地降暴雨(50~86毫米)。预计,17日08时至18日08时,全国大部地区降水较弱,仅在新疆伊犁河谷、云南西部和南部及...[详情]
炎热夏季,矿泉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很多车主更是出行必备。可前不久一条关于车辆自燃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导致这场火灾的罪魁祸首竟然是放置在挡风玻璃下的一瓶矿泉水。水是灭火的,却能引发火灾,这是怎么回事呢? 消防官兵介绍,夏天外界气温达到35℃时,阳光照射15分钟,封闭车厢里的温度就能达到65℃,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车内香水、打火机、空气清新剂、电池等一些小物件,极易成为“定时...[详情]
市气象台2019年6月22日16时30分发布高温蓝色预警信号:预计6月23日至24日,本市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达35℃以上,请注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