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发生霉变主要与水分、温度、气体的成分有关,防止粮食霉变的方法如下: 1.储粮环境的水分条件,包括大气湿度、仓房湿度、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其中粮堆湿度和粮食含水量对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65%左右,控制环境的水分条件,保持干燥,是粮食防霉的首要关键。 如果粮食含水量小于13%,玉米小于12.5%,花生小于80%,霉菌就不能繁殖。 2.大部分霉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0—28摄氏度,当温度小于10摄氏度,大于30摄氏度大多数霉菌生长很慢,零摄氏度以下几乎不会生长。 3.当二氧化碳的浓度高达80%时,几乎可以抑制全部霉菌的生长。在粮食储藏...
我国在推广转基因大豆之前,除了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中国曾经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但是自从全面开始种植转基因大豆以后,中国一下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大豆进口国。由于转基因大豆对中国食用油产业链的影响,导致农民粮油原料销售难,农民生产投入无法收回,传统油料作物生产积极性受损。 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自转基因作物开始商业化种植以来,其食品安全性问题一直都是备受关注和...[详情]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主导模式,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是什么呢?...[详情]
粮食是人类的食物,通过食用粮食获取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粮食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麦类、稻类(大米)、粗粮类、此外尚有作为补充...[详情]
如何降低食品里的农药残留物?如何提升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来自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出了“药方”。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来自黑龙江省穆棱市,是一位肥料配方师。她说,水是生命之源,相对于老百姓看得见的雾霾,水体污染不易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水比保护空气更重要”。她今年提交的建议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探索防治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为百姓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
近几个月来,非洲东部多国遭受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联合国粮农组织25号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的状态,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称,非洲地区的蝗虫正在不断繁殖,预计未来几周内将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其中,埃塞俄比亚南部的索马里州和奥罗米亚州的蝗虫繁殖情况尤为严重,将会出现大量新蝗虫群;肯尼...[详情]
近日,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国也纷纷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是否会威胁中国的粮食安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粮食储备充足,少数国家限制出口,其行为是短视的,会加剧区域不平衡。当前全球粮食供给总体上是过剩的,世界粮价一直低位运行,而...[详情]
中国迄今最大海外收购案,并非是为满足其工业需求、扩大金融影响力或提升战略地位。相反,中国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公司先正达是为了更基...[详情]
耕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然而,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国的耕地萎缩严重,水土流失也相当厉害。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详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