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言:“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预防为上的原则,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核心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一切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都必须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当然,突发事件多种多样,有些是可以预防和提前消除的,有些则是无法避免的,像地震、洪灾等,但可以通过各种预防性措施将危害减轻至最低。因此,预防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预防危机的发生。 超市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在平时建立应急预案,包括:1、按工作职能分成几个应急小组:现场领导小组、治安组、电工处置组、消防组、对外联络通讯组、应急物资保障组等 ,指定小...
突发性群体事件由于采取集结力量的态势,这种矛盾的发生对社会影响面大,冲击力强,而且处理难度系数大、遗留的问题多,不仅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损失,加大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难度,而且还会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危害极大。因而,当前应尽快建立健全预防和调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运行机制,探索正确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策略和方法。 建立全面系统的防范机制。防范突发性群体事件要治本,即要从根本上...[详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突发事件应对法》及相关法规规定,为应对建筑施工突发事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紧急处置和协调救援的反应速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工程施工如意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食物中毒、窒息等主要突发事件。 ...[详情]
我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车,我们就会想到加油站,所以我们必须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加油站如何预防突发事件。因为我...[详情]
近日,《北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6年修订)》(以下简称《预案》)发布。与原来的版本相比,《预案》59项修改内容突出了“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一基本原则。《预案》对“基本原则”的表述进行了修改,明确要求坚持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在突发事件应对中以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出发点。针对近年来涉外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的状况,为维护本市人员和机构在境外的合法权益,加大领事保护力度。《预案》修改了适用范围,规定在境外发生涉及本市人员和机构的突发事件,由新组建的市涉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牵头,会同市相...
乌市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重大突发事件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5月4日,乌鲁木齐市政府印发《乌鲁木齐市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安排》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到健全政策解读回应机制时明确要求。据了解,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详情]
记者从广西平果县获悉,当地新安镇汤那村黄胎屯6月12日9时许发生一起突发事件,9名村民重度昏迷,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介绍,一村民下到自家储水池拆除水池顶部模板时被困,晕倒于水池内,随后8名群众闻讯赶来,先后下到水池内救援,8人都晕倒在水池内。事发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展开各项救援工作,并启动意外事故应急机制,全力救治伤员。12时10分,9名重度昏迷受伤群众...[详情]
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详情]
成都锦江区牡丹街一小区,一成年女子和一名儿童坠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