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有效措施,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的持续性,促进了粮食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高效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的综合性和多样性,促进了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2.粮食安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所在 我国作为粮食生产大国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等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粮食安全与生态农业的关系,就是内容与形式、目标与途径的关系,要实现粮食安全,需要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来实现;而发展生态农业,要围绕粮食安全来开展。 3.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生态是现代农业内...
1、面粉中添加的增白剂超标 目前各地面粉厂家普遍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为主要成份的增白剂。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过氧化苯甲酰用量不得大于75个PPM(百万分之一),我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1996年规定,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允许添加的最大剂量为60个PPM。但至今仍有许多厂家不按有关标准而任意添加增白剂,有些厂家面粉增白剂的最高使用量竟达到100个PPM。与此同时,由于此类增白剂在面粉中...[详情]
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那么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是什么呢?...[详情]
生态农业既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相结合的综合体,又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工程和高效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详情]
本月宣布的中国迄今最大海外收购案,并非是为满足其工业需求、扩大金融影响力或提升战略地位。相反,中国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公司先正达是为了更基本、也更重要的东西:确保其农田能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跟上该国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求。北京目前面临的难题与几千年里困扰中国统治者的困境差不多——如何以如此少的可耕地养活如此多的人口。中国人口不断增多,可耕地不断缩小。同时,中国人食用越来越多的肉类,对谷物的需求也不断上升。这种情况下,若想养活本国人口,就需要农业生产率大飞跃。确保所有国人有粮吃且吃得起的能力,对北京而言是个难题。先正达收购案——意在保障中国农业欣欣向荣,或许就是解决方案的一部...
近几个月来,非洲东部多国遭受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联合国粮农组织25号再次发出警告称,东非地区的蝗灾仍处于“极其令人担忧”的状态,蝗灾将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等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联合国粮农组织称,非洲地区的蝗虫正在不断繁殖,预计未来几周内将形成新的蝗虫群,进一步加剧灾情——其中,埃塞俄比亚南部的索马里州和奥罗米亚州的蝗虫繁殖情况尤为严重,将会出现大量新蝗虫群;肯尼...[详情]
24日,第三届全球土地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开幕式上说,在粮食进口1亿吨前提下,推算到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能需达6.41亿吨,即人均粮食产量454.9公斤。因此,对耕地资源保护,以及对土地资源优化调控和管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依然是摆在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面前的首要难题。 我国有世界上最复杂、最多样化的土地资源及开发利用方式。按人口自然增长...[详情]
近日,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此外,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俄罗斯等国也纷纷限制...[详情]
“许多研究都发现,当代青年人的婚恋模式出现了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新趋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年与社会分层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春玲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