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市销售问题产品,非食品类可以投诉到超市客服部,也可以投诉到工商局,或者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也可以。 2、超市销售问题食品,如果是广告问题,可以投诉到工商局。质量问题投诉到食药监局,也可以在超市客服部进行投诉。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和食品安全热线12331都可以进行投诉。 3、非食品类问题产品的赔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是购买金额的三倍,最低500元起。 4、食品类问题产品的赔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是金额的十倍,最低一千元起。 5、另外,食品类问题产品如果导致消费者的健康问题,可以选择损失三倍的赔偿。 食品安全...
拨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电话12331,或者拨打12315。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1)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未真正理顺。 一是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地方政府责任意识未能完全确立,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后对地方政府追责不力。一些地方政府不能很好的承担监管责任,做到“守土有责”,不及时组织协调处置食品安全事故或对本行政区域涉及多环节的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专项...[详情]
1.在购物时首先要选择规模较大,且资质齐全的超市,因为一些小型的超市或便利店不提供购物发票和凭证,买到变质的食品就很难维权。 2.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保存购物票据或票证的习惯,无论商品有没有问题,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购物发票或小票都是维权最有力的证据。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都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就必须对相关法律有一定...[详情]
消费者如果买到了不合格的食品,一定要及时与超市沟通。超市食品发霉如何投诉?可以登陆佰佰安全网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详情]
据11月10日报道,自2009年第一个“双十一”购物活动启动,今年已是第8个“双十一”。职业打假人王海昨日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模仿了美国的“黑色星期五”,但是,活动中冒牌厂家卖假货、虚标原价再打折、清库存旧款冒新款、刷单等一系列不法行为如影随形。这个普通大众的购物狂欢节,其间的一些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的不良行为引起职业打假人的关注,不少职业打假人称将在“双十一”期间出手,调研后选定目标购买商品,进行购假索赔,在打击不法商家同时,也获益颇丰。王海告诉南都记者,2016年“双十一”期间,他的打假团队购假索赔额预计达1000余万元...
接受过商家一次服务,就会接到没完没了的“电话骚扰”“短信轰炸”?这样的烦恼将有望终结。根据15日起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送审稿)》,商家不经消费者同意拨打推销电话、发送商业短信和邮件的行为或被禁止。送审稿强调,以牟利为目的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不适用本条例。这意味着近年来方兴未艾的“职业打假人”或将难以得到消法保护。不得随意电话推销送审稿规定,经营者应...[详情]
今年3月底,媒体报道过一件蛮奇怪的事:江东世纪联华超市出售的菜籽油里出现一只死老鼠,而油桶包装却完好无损。买这桶油的男人姓陈,江苏人,今年37岁,他提出索赔20万元。当时,生产厂家向福明派出所报案。经警方调查,是陈某对油瓶动了手脚,而且,他还用同样的方法在江苏敲诈了好几家店。而在余姚,也出现了这么一个“职业打假人”,手法很类似,但伎俩比较低——他把过期食品偷放货架,自己购买以后...[详情]
职业打假人在举报一些食品违法行为时,自身安全也面临一定威胁。据悉,北京一名职业打假人举报问题食品遭暴打骨折,头部缝40针。对此打假专...[详情]
沈阳人康先生是一名职业打假人,11日,他向记者讲述了最近他在长春发生的一件郁闷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