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的控制指标,世界上并无统一标准,各国都是依据本国的情况自己制定,表6—17列举了一些国家(包括欧洲共同体)的化妆品的微生物指标。需要说明两点: ①在各国关于化妆品中微生物控制指标的第一项是细菌总数指标,如我国规定在眼部、口唇、口腔粘膜用化妆品以及婴儿和儿童用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500个/ml或500个/8,其他化妆品细菌总数不得大于1000个/mi或1000个屯。它是指在单位容量(m1)(或单位重量(g))中的细菌个数,这里讲的细菌计数单位是个。而在实际检测化妆品的细菌总数 时,活的细菌总数是通过对检测试样处理后,在一定条...
化妆品— 欧盟法规 从2013年7月11日开始,欧洲经济区1(EEA)市场中销售的化妆品必须符合新颁布的欧盟化妆品法规(EC) No 1223/20092的要求,其中部分要求将先于上述日期开始执行。 化妆品欧盟法规 这些新的化妆品要求以欧盟法规的形式发布,在27个欧盟成员国(以及挪威、冰岛和列支敦士登)中作为国家法律实施,不像欧盟指令那样在国内执行前需要转换。法规(EC) ...[详情]
记者从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中国最大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出口基地、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一家企业生产出口的平底玻璃杯因重金属铅、镉迁移量超标,被波兰通过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通报至所有欧盟成员国。据了解,被通报的玻璃制品不仅受到从市场下架并销毁的处罚,海外进口商还依据合同向该企业提出三倍金额索赔。此前,欧盟、美国先后两次通报山西省玻璃器皿存在同样的安全风险。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的玻璃铅、镉迁移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中使用的花纸铅镉超标。检验检疫部门发现,重金属迁移量超标在当地业内问题最多、损失最重。据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在玻璃...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表示,埃博拉病毒通过进口到欧盟的食品传播仍然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而从未有确凿证据证实。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评估了在欧洲通过吃生的食物引起埃博拉病毒食源性传播的风险。该机构之前的结论是埃博拉病毒通过非法进口到欧洲的来自非洲西部和中部的丛林肉传播的风险很低,但是有很高的不确定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3年12月到2015年3月11日,出...[详情]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与否,近年来在我们国家一直受到各界激烈争论。与国内相比,欧美国家公众对于转基因食品是支持还是反对呢?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生物安全研究室主任王志兴称,相对于美国公民对转基因食品的默默认可,欧盟一些国家的态度比较谨慎,甚至严格规定食品中转基因含量达0.9%时须标识。王志兴介绍,1998年,欧盟批准了转基因玉米在欧洲种植和上市,获得授权的有20余种玉米、3...[详情]
进口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生鲜食品调料包过期……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囧事?13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重庆市第一中...[详情]
继印度雀巢分公司生产的“美极”方便面被曝铅超标事件后,英国食品标准局7月1日发布相关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方便面铅含量符合欧盟标准,不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