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手机支付配套机制多方缺口,风险犹存

2015-01-29 17:52:02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198人阅读
导语: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支付形式的多样化,手机支付如雨后破竹迅速占领支付市场。但伴随而来的手机支付行业的配套机制多方缺口,风险犹存。佰佰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缺口吧!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支付形式的多样化,手机支付如雨后破竹迅速占领支付市场。但伴随而来的手机支付行业的配套机制多方缺口,风险犹存。佰佰小编带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缺口吧!

一、手机支付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多种标准并存给手机支付大规模应用带来了障碍,不仅增加了相关设备、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成本,还使得产业链上的手机、芯片等相关厂商产生了一定的观望态度,从而制约了整个手机支付产业的发展。只有统一手机支付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才能避免相关部门的重复投资,引导更多的机构进入支付市场,增强支付服务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

二、手机支付领域的合作机制待协调

手机支付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用户、商家等多个层次主体组成。产业链中存在多个可能占据主导地位的参与主体,各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考量,都希望自己主导整个产业。目前,手机支付产品的开发处于各自牵头推进阶段。中国银联积极推进使用其技术标准的非接触式POS机刷卡终端,2012年数量已突破100万台。而在发卡端,处于近场支付产业链上的企业出现了各自结成合作阵营多头推进的局面。例如,有的银行与银联合作,有的银行与手机厂商合作,还有银行与通讯运营商合作,而银联还与手机厂家进行合作。手机支付产业链中的各方为了各自利益,竞争多于合作,未形成如同银行卡“规则联合制定、业务联合推广、秩序联合规范”的联网通用体制优势,未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局面,影响了手机支付业务的发展。这迫切需要监管部门发挥协调作用,推动手机支付产业链各方的紧密合作。

三、手机支付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还缺乏完备的硬件配套设施,包括可信服务管理平台、清算结算系统、转接系统、密钥管理系统、CA系统、受理环境等,为手机支付行业大规模发展提供基于安全模块的各类应用发行、受理及管理服务。基础设施的完善将有效降低各支付系统的耦合度,实现跨机构转接和系统连接整合,从而使产业各方集中精力开展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及产业合作,不必担心标准和技术模式对其产品和业务的影响,不必对基础设施重复投资。

手机支付行业的配套机制是制约手机支付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当下应集中解决并给与关注的问题。望各方给与关注,并为这一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黄淑蓉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