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苏亚雷斯当着现场直播镜头在世界球迷面前上演了一出闹剧,虽然对苏亚雷斯咬人这件事批评之声不断但是在当时苏亚雷斯还是逃过了裁判的处罚。俄罗斯世界杯到了,在战斗民族的沃土上一向是能动手解决的问题从来不动嘴,在俄罗斯世界杯上已经对咬人做了明文规定:对于“咬人”行为除了判罚任意球之外还会对当咬人球员处以红牌处罚。
四年前,在巴西世界杯上,南美乌拉圭队的球星苏亚雷斯在与意大利足球队比赛时,情急之下咬向意大利队的后卫基耶利尼的肩膀,这样一个场景不仅震惊了所有的观众,而且引起了国际足联的高度重视。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已经启幕,国际足联也因为苏亚雷斯的举动,把“禁止咬人”写入了本届世界杯的比赛规则。
世界杯期间,不仅各参赛球队摩拳擦掌、严阵以待,而且各地球迷、泛球迷们的兴趣点也加速聚焦,对这一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事翘首以待。“禁止咬人”写进世界杯比赛规则的消息传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迅速在舆论场炸开了窝,成为赛前网友们围观的热点。
“禁止咬人”新规则之所以令广大球迷和网友们亢奋不已,或许更多地是因为其“雷人”“奇葩”,一项全球顶级赛事用得着如此小题大作、事无巨细专门立规吗?咬人行为将和其他的不当行为一样,将被判罚任意球,咬人的球员将被红牌罚下,由此足见处罚也不是一般的重。
2014年巴西世界杯上,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在比赛过程中咬意大利后卫基耶利尼的一幕,想必不少球迷至今还有很深刻的印象,苏严雷斯因此获得“苏牙”外号,当然也付出了被禁赛9场和巨额罚款的代价,更遭到球迷各种调侃和恶搞,而国际足联则严肃对待,将禁止咬人上升到比赛规则的高度。
比赛中发生的咬人极端个案,乍看起来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国际足联汲取“前车之鉴”,郑重其事对规则进行修订,这一做法并不雷人,更非可有可无。一来,作为国际性顶级的体育完事,崇尚文明、拒绝野蛮理所当然,从规则层面明文告知球队和球员哪些行为不能被容忍很有必要;再者,对任何可能的犯规行为,做出明确的惩罚性规定,更有利于给现场裁判提供规则依据,规避可能由此引发的争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与时俱进的修订完善,就无以保障球场秩序规范,推动足球文明进步。倘若对赛场出现的极端行为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没有相应的规矩和裁判应对,而只是当成偶发性事件就事论事处罚了之,拿什么去维护赛事秩序和公平博弈?一个秩序混乱、暴力充斥的世界杯,赛事还有权威性可言吗?全球球迷还会一如既往地追捧有加吗?
不忽视个别恶例对秩序、公平、文明的杀伤力,不因个别现象心存侥幸、无所作为,亡羊补牢、防微杜渐,禁止咬人写进世界杯比赛规则,看似雷人实则很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吴梦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