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买房“找关系”能减税费被骗

2018-04-27 15:04:11 来源:天津政法报
1788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4月11日,新洋市场治安派出所接刘先生报警,称在买房过程中遭到诈骗。刘先生称,2017年年底,他到某中介公司看房,当班经理沈某向其推荐了一套二手房。经实地看房,刘先生非常满意,几天后就与房主签订了协议,并支付了相关费用。

买房“找关系”能减税费被骗

一名房产经纪人以“找关系”降低贷款利率、减免税费为幌子,骗取客户2万余元。滨海公安塘沽分局新洋市场治安派出所接报后展开调查,经多方敦促,4月19日,犯罪嫌疑人沈某投案自首。

4月11日,新洋市场治安派出所接刘先生报警,称在买房过程中遭到诈骗。刘先生称,2017年年底,他到某中介公司看房,当班经理沈某向其推荐了一套二手房。经实地看房,刘先生非常满意,几天后就与房主签订了协议,并支付了相关费用。

半个月后,沈某忽然打来电话称,刘先生的征信有问题,因此房子贷款利率要上浮。沈某在电话中毛遂自荐,称可以帮忙“找关系”降低利率,但需要7000元来运作此事。刘先生信以为真,当即转账给沈某7000元。几天后,沈某再次打来电话,称自己联系到了“大领导”,可以减免几万元契税和个税,但需要1万元好处费。刘先生为了省去数万元税费,再次转账给沈某1万元。春节前夕,沈某又以请领导吃饭为由,向刘先生索要钱款。

3月中旬,刘先生到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时,发现个税、契税并没有减免。他赶紧拨打沈某的手机,发现对方已关机。沈某所在的中介公司表示,沈某已于春节后离职。刘先生这才发觉被骗,于是赶紧报警。

派出所民警接到报案后,立即固定了事主与沈某的转账证据。此时沈某手机关机,微信也不回复。民警通过调查沈某的消费记录,发现其已经潜回原籍。根据沈某的入职信息,以及对其社会关系的调查,民警与沈某的亲属取得联系,通过他们敦促沈某尽早投案,争取宽大。在政策攻心下,沈某于4月19日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经讯问,沈某对其编造虚假情节、骗取他人钱款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沈某交代,其平日开销较大,经常透支信用卡用于购买奢侈品,或到高档娱乐场所消费,为此入不敷出。无力偿还信用卡债务的沈某,打起了利用工作之便实施诈骗的念头。目前,沈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括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个人照片等,否则很容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贷款、借款等,导致无法偿还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造成经济损失。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罗敏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买房
  • 税费
  • 新洋
  • 关系
  • 派出所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