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有文化 真可怕 骗子 仿制检察院网站行骗

2018-04-20 11:44:09 来源:北青网
1605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骗子冒充公检法诈骗,还制作了一个仿制的检察院的网站,有文化,真可怕。

“你好,我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你是XXX,女,44岁,你现在涉嫌洗钱,已经被公安机关通缉……”如果你接到这样一个能清楚描述你身份信息的电话,说你涉嫌洗钱要你配合调查的电话,你会怎么做?

44岁的刘阿姨就差点被这样的新诈骗手段忽悠到了,幸亏她打款前联系了沙坪坝派出所社区民警,避免了一次12万元的巨大损失!

今天下午,沙坪坝区派出所的曹警官和祝警官向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讲述了这个新型诈骗案。

据社区民警曹警官回忆,4月11日下午,接到沙北街居民刘阿姨的报警,说有人自称是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说她涉嫌洗钱,要求她转30万到所谓的“安全账户”,4月17日之前必须到账12万。曹警官立即告诫刘阿姨不要汇款,而是到派出所核实情况。

沙坪坝派出所帮刘阿姨挽回了12万元的损失。沙区警方供图

沙坪坝派出所帮刘阿姨挽回了12万元的损失。沙区警方供图

当刘阿姨一脸焦急地来到沙坪坝派出所讲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案情让沙坪坝派出所的值班民警祝警官也暗暗惊讶,原来这个所谓的“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不仅电话里能清晰说出刘阿姨的基本信息,还提供了一个查询案件编号的专业网站。

打开这个网站,可以看到网站首页赫然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刘阿姨告诉祝警官,当时对方引导她输入了案件编号和身份证号后,网站上弹出了一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命令:上面不仅有刘阿姨的信息、照片和案件的基本情况,还有文书编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印章。

刘阿姨表示正是这份文书,让她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无辜卷入了洗钱案,于是她当天下午就取出了现金12万。不过在打款之前,刘阿姨突然想起了平时社区有关预防网络诈骗的宣传,于是赶紧联系了社区民警曹警官咨询,并随后提着12万的现金到沙坪坝派出所值班室。

两位警官了解案情。沙区警方供图

两位警官了解案情。沙区警方供图

刚参与了信用卡网络诈骗案调查的祝警官,很快就看出了这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拘留命令”的猫腻:“我发现这个网站虽然十分逼真,但进入所谓的犯罪通缉追查系统后,发现这份拘留命令有很多错误——比如法律文书这么严肃的文件,竟然把‘身份证’写成了‘身分证’;还有刑事拘留命令应该是公安机关出具,不该是检察院出具。”

经过祝警官和曹警官的耐心解释,刘阿姨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受骗了,事后也是拉着两位民警不停地感谢,毕竟这笔钱是她和老伴全部的积蓄。

在帮助刘阿姨成功挽回了损失之后,祝警官在最近也追查了这个网站,希望能顺藤摸瓜,可惜最近这个网站已经无法登陆,为此他也希望通过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告诉市民四点防骗小技巧:“现在但凡网络诈骗,都有四个特点——一是他们打电话的人肯定不止一个,因为怕同一个声音被记住;二是他们会通过语言把你引进他们的思维,其目的都是要你进行网络操作;三是他们会再三提示或警告你,不要和其他人沟通;四是最后都会要你打钱,而且很多要求用现金汇款,这样可以避免网络转账被警方追回。”

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括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个人照片等,否则很容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贷款、借款等,导致无法偿还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造成经济损失。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一句话,网络上联系要钱的,统统让他滚蛋。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诈骗
  • 警官
  • 检察院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