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人接到电信诈骗电话,冒充公检法身份,利用软件虚拟号码,公安局提示,这几种情况马上挂掉电话。
冒充“公检法”来电,以办案为名要求核查资金。近日,很多延边人频繁接到类似“公检法”部门的来电,殊不知是电信诈骗人员使用的障眼法。4月12日,延边州公安局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预防电信诈骗,要做到7个“一律”。
“近期,延边发生多起冒充北京、武汉、延吉市公安局的电信诈骗案件。主要诈骗理由涉及拐卖儿童、洗黑钱,友情提示广大市民,一旦接听陌生人电话自称是公安局的,应该为电信诈骗电话,注意防范,谨防受骗!”近日,这条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广为转发。
为核实该信息的真实性,4月12日,记者与延边州公安局反电信诈骗犯罪中心取得了联系。该中心的负责人证实,信息确实由该中心发布。据介绍,民警通过侦查获悉,最近冒充“公检法”机关的诈骗案件较多,每天都有来自外地和境外的号码对延边州居民实施电话诈骗,不法分子使用软件虚拟公检法的电话号码,频繁给延边州居民拨打电话,而公检法机关是不会通过电话办案的。为了防止延边州居民上当受骗,遂及时发布了该信息。
针对延边州目前的情况,该负责人称,今年,延边州电信诈骗发案率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全州发案142起,其中以冒充领导诈骗、冒充公检法机关以涉嫌案件为由诈骗、冒充军人以购买军用物资诈骗、办理网上信用卡诈骗、快递破损退费诈骗案件居多。电信诈骗不法分子花样繁多,手段层出不穷,但只要记住7个“一律”就能有效避免电信诈骗,即接到电话,不管你是谁,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但凡要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公众平台让你砍价、拆红包的,一律不点;所有“170或171”开头的电话,一律不接;视频看一半然后要求转发的,一律不转。能做到这7个“一律”,基本上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另外,他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相信电话通话内容,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涉及金钱交易时,要反复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
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括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个人照片等,否则很容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贷款、借款等,导致无法偿还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造成经济损失。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武伟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