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2018-04-10 12:30:33 来源:活动家
2145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会议时间:2018-04-13 08:00至 2018-04-15 18:00结束 会议地点:南昌 待定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宣传图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中国环境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河湖生态【2018】1号

关于召开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而今,绿色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我国循环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特别是河长制的推进与实施更有力的全面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与长效保障。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已成功召开九届,在广大同仁、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规模逐步壮大, 2017年第九届河湖论坛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人出席盛会,大会共做83场报告,大家反响强烈,各领域间取得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我国水生态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感谢陕西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定于2018年4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诚邀各位同仁、朋友莅临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论坛主题:建设人水和谐绿色美丽中国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中国环境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承办单位:江西省水利学会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西交利物浦大学

众合达(北京)国际信息咨询中心

协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

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

二、学术及组委员会暨报告嘉宾:

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王 浩 院士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 刘昌明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傅伯杰 院士

中国科学院 曲久辉 院士

河海大学 王 超 院士

武汉大学 夏 军 院士

学术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长江科学院 陈 进 副院长/教授

河海大学 崔广柏 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 李占斌 副校长/教授

长安大学 王文科 教授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安树青 院长/教授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陈荷生 原副局长/教高

西安理工大学 黄 强 教授

中山大学 陈晓宏 主任/教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郑丙辉 副院长/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彭文启所长/教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学报 程晓陶 主编/教高

上海交通大学 孔海南 教授

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 韩玉玲 教高

中国科学院 黄河清 研究员

浙江大学 金元欢 所长/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清华大学 王忠静 副院长/教授

同济大学 周念清 系主任/教授

江河咨询中心水生态院 何 冰 院长/教高

北京师范大学 杨胜天 院长/教授

南京领先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永健 董事长/国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艳卿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 赵 勇 副所长/教高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董建伟 原副院长/研究员

武汉大学 张万顺 教授

河海大学 毛莺池 副院长/教授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江西省水利学会 吴海真理事长

长江科学院 陈 进 副院长/教授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张 全 教高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安树青 院长/教授

西交利物浦大学 张一新 院长/教授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孙乾惟 主任

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河海大学崔广柏 教授

中山大学 陈晓宏 主任/教授

长安大学 王文科 主任/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副校长/教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彭文启 所长/教高

组委会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程晓陶 主任/教高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董建伟 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 侯光才 副总工程师/教高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吴小明 副总工/教高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马以超 首席/水利院院长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 董战峰 副主任/研究员

中山大学 叶海霞 助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赵巧华 副院长/教授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水环境分院 吕学梅 副总工/教高

华中科技大学 王 通 博士

重庆交通大学 杨延梅 教授

三、论坛形式与内容

(一)会议形式

1)、邀请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地政府及合作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特邀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就河湖治理与水生态目前的进展,最新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作大会主旨学术报告。

3)、按照专题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研讨交流,并组织工程实地考察。

(二)会议主要内容(征文范围)及专场说明(不分先后,并行召开)

1)河长制实施与保障

召集人:河海大学崔广柏 教授

1、推进河长制加强水生态文明水文化建设重大意义
2、河长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系统建设与实施问题
3、PPP模式下河湖治理方案制定与管控
4、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云服务、物联网等技术在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安全保障
5、长效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构建与可行性分析

2)河湖边坡治理及生态景观

召集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1、城区水系连通规划关键问题及对策;

2、城市生态水系的特征要素与管理及案例分析;

3、河湖生态堤岸方案设计种类及特点说明;

4、城市水系的景观功能与空间构建;

5、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实现;

6、城市景观水系维护和优化。

3)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保护

召集人:中国水科院水环境所 彭文启 所长/教高

1、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及河湖健康维护策略;

2、城市河湖多水源水质净化与景观水体生态功能维护;

3、内源综合治理技术和生态疏浚、淤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4、农村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解决方案;

5、河湖生态流量核算与优化保障;

6、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与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修复。

4)水系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召集人: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张全 总经理/教高

1、海绵城巿系统方案;

2、海绵城市与黑臭水体治理;

3、城市内涝与调蓄。

5)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召集人:南京大学常熟生态院安树青 院长/教授

小流域湿地水质改善、生态净化与生态修复整装成套技术;

不同目标导向(水源提质.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黑臭河道修复等)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基于智慧湿地新思想.新模式的完整的区域湿地建设与保护网络(湿地城市.湿地小镇.湿地乡村);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与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案例解析;

湿地恢复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6)地下水综合治理

召集人:长安大学王文科 主任/教授

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及对应对策略;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地下水污染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价方法;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水资源管理与关键技术

召集人:中山大学陈晓宏 主任/教授

1、水资源健康能力建设与发展;

2、水资源三条红线墨迹与调控关键技术;

3、水资源管理考核技术;

4、水资源成果展示与关键技术推广;

5、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6、水资源许可证管理与生态环境协同机制。

8)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召集人: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 副校长/教授

1、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

2、山水田林湖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水土保持新技术与效益评估方法;

4、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技术;

5、空地一体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和预防监督;

6、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4月13日-15日(13日全天报到)

地点:江西 南昌(详细地址见后续通知)

五、会议简要日程安排

4月13日

07:00-23:00

全天报到

4月14日

09:00-12:00

开幕式:政府领导、主办方、承办方代表致辞。

院士及特邀专家演讲报告、颁发优秀论文奖

14:00-17:30

论坛主会场特邀报告

4月15日

09:00-12:00

分会场专题报告研讨

4月15日

14:00-17:30

工程考察与讲解

六、邀请参会人员
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环保、住建、财政等主管部门领导、技术骨干、工作人员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从事相关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科研、教育等管理者、技术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学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主管部门代表,国内外持有先进技术产品的优秀企业负责人以及媒体代表等。

收起

参会指南会议门票场馆介绍

1、注册费:春节前报名并汇款的1500元/人,春节后至4月9日报名汇款的1800元/人,现场交费的2200元/人,主办、承办单位会员及本单位工作人员、江西省政府部门及省内事业单位,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持学生证享受半价,900元/人。

2、注册费含会议期间餐费、专家费、场地费、资料费、考察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宣传图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中国环境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河湖生态【2018】1号

关于召开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而今,绿色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我国循环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新成效。特别是河长制的推进与实施更有力的全面推进水环境污染治理与长效保障。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已成功召开九届,在广大同仁、专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规模逐步壮大, 2017年第九届河湖论坛在陕西西安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800余人出席盛会,大会共做83场报告,大家反响强烈,各领域间取得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对推动我国水生态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此感谢陕西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第十届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定于2018年4月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诚邀各位同仁、朋友莅临指导!具体内容如下:

论坛主题:建设人水和谐绿色美丽中国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

中国环境学学会水环境分会

承办单位:江西省水利学会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西交利物浦大学

众合达(北京)国际信息咨询中心

协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所

国际水生态安全中国委员会

二、学术及组委员会暨报告嘉宾:

学术委员会主席: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王 浩 院士

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 刘昌明 院士

中国科学院 傅伯杰 院士

中国科学院 曲久辉 院士

河海大学 王 超 院士

武汉大学 夏 军 院士

学术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长江科学院 陈 进 副院长/教授

河海大学 崔广柏 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 李占斌 副校长/教授

长安大学 王文科 教授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安树青 院长/教授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陈荷生 原副局长/教高

西安理工大学 黄 强 教授

中山大学 陈晓宏 主任/教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郑丙辉 副院长/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彭文启所长/教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学报 程晓陶 主编/教高

上海交通大学 孔海南 教授

浙江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 韩玉玲 教高

中国科学院 黄河清 研究员

浙江大学 金元欢 所长/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清华大学 王忠静 副院长/教授

同济大学 周念清 系主任/教授

江河咨询中心水生态院 何 冰 院长/教高

北京师范大学 杨胜天 院长/教授

南京领先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孙永健 董事长/国千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陈艳卿 研究员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 赵 勇 副所长/教高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董建伟 原副院长/研究员

武汉大学 张万顺 教授

河海大学 毛莺池 副院长/教授

组织委员会

主 席:

江西省水利学会 吴海真理事长

长江科学院 陈 进 副院长/教授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张 全 教高

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 安树青 院长/教授

西交利物浦大学 张一新 院长/教授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孙乾惟 主任

副主席:(排名不分先后)

河海大学崔广柏 教授

中山大学 陈晓宏 主任/教授

长安大学 王文科 主任/教授

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副校长/教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彭文启 所长/教高

组委会委员:(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委会程晓陶 主任/教高

吉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董建伟 原副院长/研究员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 侯光才 副总工程师/教高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吴小明 副总工/教高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马以超 首席/水利院院长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 董战峰 副主任/研究员

中山大学 叶海霞 助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赵巧华 副院长/教授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水环境分院 吕学梅 副总工/教高

华中科技大学 王 通 博士

重庆交通大学 杨延梅 教授

三、论坛形式与内容

(一)会议形式

1)、邀请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地政府及合作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特邀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就河湖治理与水生态目前的进展,最新技术,发展方向,产业升级转型等方面作大会主旨学术报告。

3)、按照专题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研讨交流,并组织工程实地考察。

(二)会议主要内容(征文范围)及专场说明(不分先后,并行召开)

1)河长制实施与保障

召集人:河海大学崔广柏 教授

1、推进河长制加强水生态文明水文化建设重大意义
2、河长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系统建设与实施问题
3、PPP模式下河湖治理方案制定与管控
4、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云服务、物联网等技术在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安全保障
5、长效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构建与可行性分析

2)河湖边坡治理及生态景观

召集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刘树坤 教授

1、城区水系连通规划关键问题及对策;

2、城市生态水系的特征要素与管理及案例分析;

3、河湖生态堤岸方案设计种类及特点说明;

4、城市水系的景观功能与空间构建;

5、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与实现;

6、城市景观水系维护和优化。

3)水环境综合治理与水生态保护

召集人:中国水科院水环境所 彭文启 所长/教高

1、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问题及河湖健康维护策略;

2、城市河湖多水源水质净化与景观水体生态功能维护;

3、内源综合治理技术和生态疏浚、淤泥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4、农村水污染治理技术与解决方案;

5、河湖生态流量核算与优化保障;

6、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与河湖水域岸线生态功能修复。

4)水系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召集人: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张全 总经理/教高

1、海绵城巿系统方案;

2、海绵城市与黑臭水体治理;

3、城市内涝与调蓄。

5)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

召集人:南京大学常熟生态院安树青 院长/教授

小流域湿地水质改善、生态净化与生态修复整装成套技术;

不同目标导向(水源提质.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黑臭河道修复等)湿地生态修复技术;

基于智慧湿地新思想.新模式的完整的区域湿地建设与保护网络(湿地城市.湿地小镇.湿地乡村);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技术与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案例解析;

湿地恢复监测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6)地下水综合治理

召集人:长安大学王文科 主任/教授

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及对应对策略;

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地下水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 ;

地下水污染健康调查及风险评价方法;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7)水资源管理与关键技术

召集人:中山大学陈晓宏 主任/教授

1、水资源健康能力建设与发展;

2、水资源三条红线墨迹与调控关键技术;

3、水资源管理考核技术;

4、水资源成果展示与关键技术推广;

5、再生水安全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6、水资源许可证管理与生态环境协同机制。

8)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召集人:西安理工大学李占斌 副校长/教授

1、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

2、山水田林湖草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水土保持新技术与效益评估方法;

4、水土流失防治及生态恢复重建技术;

5、空地一体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和预防监督;

6、水土保持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4月13日-15日(13日全天报到)

地点:江西 南昌(详细地址见后续通知)

五、会议简要日程安排

4月13日

07:00-23:00

全天报到

4月14日

09:00-12:00

开幕式:政府领导、主办方、承办方代表致辞。

院士及特邀专家演讲报告、颁发优秀论文奖

14:00-17:30

论坛主会场特邀报告

4月15日

09:00-12:00

分会场专题报告研讨

4月15日

14:00-17:30

工程考察与讲解

六、邀请参会人员
邀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环保、住建、财政等主管部门领导、技术骨干、工作人员以及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从事相关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科研、教育等管理者、技术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学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主管部门代表,国内外持有先进技术产品的优秀企业负责人以及媒体代表等。

收起

参会指南会议门票场馆介绍

1、注册费:春节前报名并汇款的1500元/人,春节后至4月9日报名汇款的1800元/人,现场交费的2200元/人,主办、承办单位会员及本单位工作人员、江西省政府部门及省内事业单位,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持学生证享受半价,900元/人。

2、注册费含会议期间餐费、专家费、场地费、资料费、考察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佰佰安全网提醒,对于屡禁不止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还需做好监管,保护百姓健康,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水源
  • 生态
  • 文明
  • 治理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