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利欲熏心知法犯法 终难逃法网

2018-03-27 10:25:16 来源:河北法制报
2087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明知是假货,却被利益冲昏头脑,当部分货物被工商部门查处后,仍不思悔改。没承想,货物在运输途中被警方查获。最终,售假者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明明知道是假货,却被利益冲昏头脑,购进假货再销售,当部分货物被工商部门查处后,仍不思悔改,试图继续兜售剩余假货。没承想,货物在运输途中被警方查获。最终,售假者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买假货倒手赚差价

岳某在石家庄某食品城做酒水饮料批发生意。去年年初,他的朋友韩某问他能不能弄来一批便宜点儿的某品牌核桃饮料,有外地朋友想要,岳某便从网上联系到一个河南商户,对方可低价供货。

岳某先购进了一小批此种核桃饮料放入库房,韩某带着她的外地朋友于某过来验货。看货后,双方签订了订购合同,于某一共订购2000多件核桃饮料。就这样,岳某从网上联系好货源,把货运到石家庄后,再将货发到于某处。于某在其当地部分超市、便利店进行了铺货销售。然而,没过几天,这批货物涉嫌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被工商部门查处了。

本来想低价进高价卖的于某感觉大事不好,便马上跟牵线人韩某打电话,却一直联系不上对方。没办法,于某从外地赶到石家庄找岳某,要求其退货。

知假售假者落法网

岳某找来韩某,两人商量如何处理此事。最终,两人为了利益,决定让于某把货运回来,再联系新下家售卖。就在韩某联系好下家后,于某退回的货物运回到石家庄时,被警方查获。

原来,该品牌核桃饮料生产商发现市场上有一些假冒其核桃饮料的饮品,派人在当地配合工商部门进行检查,发现了问题产品,并向警方进行了举报,最终,警方将问题货物查获。随后,岳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韩某负案在逃,警方对其进行上网追逃。

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岳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岳某到案后如实供述了其犯罪事实,当庭自愿认罪,依法予以酌情从轻处罚。扣押在案的假冒商品依法予以收缴。法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依法对岳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同时,消费者应该擦亮双眼,多学习一些鉴别假货的知识,遇到假冒伪劣产品应该及时举报,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法网
  • 注册商标
  • 差价
  • 售假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