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熊孩子玩手游偷刷母亲上万元

2017-09-01 09:34:03 来源:九江新闻网
1800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近日,市民施女士的孩子,却因为玩手机游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花了一万多元用于购买游戏中的道具。

手机游戏,相信大部分市民都不陌生,很多学生和上班族都会玩。不过近日,市民施女士的孩子,却因为玩手机游戏,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花了一万多元用于购买游戏中的道具。

反映:银行卡莫名少了一万多元

近日,市民谢先生在为孩子准备读书的费用时发现,妻子绑定微信的银行卡中少了一万多元。“拿给邻居看支付记录后,邻居肯定地说这是玩手机游戏花掉的。”谢先生称,从消费记录上看,每笔少则几十元,多则几千元,“我们夫妻俩平时也不玩游戏,这些消费哪里来的?”

不过,谢先生很快就想到了正在读初二的孩子,因为孩子在暑假期间经常借用他妻子的手机玩游戏。“我还不敢相信,他小小年纪,居然能花掉这么多钱玩游戏。”谢先生说,他妻子的微信绑定了一张银行卡,这些钱都是通过微信支付花掉的,但期间手机并未收到消费提醒短信等信息,所以一直被蒙在鼓里。

“等我发现的时候,孩子已经花了一万多元,用于购买游戏里的道具。”谢先生的妻子施女士称,孩子平时连100元面额的人民币都没怎么用过,对于钱没有概念,这次居然花了一万多元,这让夫妻俩非常生气。“小孩子什么都不懂,莫名其妙就把钱给花出去了,我希望游戏公司能够把钱还给我。”施女士说,在发现此事后,夫妻俩忍不住打了孩子。

律师:孩子行为能力之外的交易,要经过监护人认可才能生效

浔阳晚报记者拨打了该游戏公司的客服电话并根据语音提示被转接到了未成年消费热线,客服人员表示,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工作人员在查实后会主动回访并尽力为消费者争取退款。

随后,浔阳晚报记者拨打了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如果是未成年人在九江进行巨额消费,消保委还能做协调,但谢先生的儿子是使用微信消费,而且游戏公司并不在九江,他只能向游戏公司所在地的消保部门投诉。“此事中,消费者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能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具体的还需要律师解读。”

对此,浔城一名律师表示,初二的孩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只对与自己身份相符合的民事行为负责,比如独自买支铅笔、橡皮等小额交易行为。支付一万多元来购买虚拟货币,完全在他的行为能力之外,只有经过监护人的认可,交易才能生效,否则就是无效交易。“如果能证明这些费用都是孩子所为,那么退款还是有希望的。此外,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孩子健康娱乐,支付宝、微信钱包、银行卡等密码一定要保护好。”律师说道。

佰佰安全网提醒:作为父母,平时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习惯,显得更为重要!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孟洋洋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熊孩子
  • 玩手游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