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是不是傻?研究生轻信考博包过被骗2万

2017-05-25 11:35:40 来源:合肥晚报
1980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正在准备考博的研究生收到信息称能提供博士入学考试的答案,被“包过”迷昏了头的他依言汇去2万多元,结果被骗。

正在准备考博的研究生收到信息称能提供博士入学考试的答案,被“包过”迷昏了头的他依言汇去2万多元,结果被骗。昨日记者从安徽省反电诈中心了解到,中心正式成立一年以来,已累计处置警情2.8万余条,止付、冻结赃款1.1亿余元。

研究生轻信考博包过被骗2万

小权(化名)是安徽某高校的研究生,在准备考博时,突然收到了一条“提供考卷答案”的消息,一开始他并没有在意,但是对方却持之以恒地对他进行“信息轰炸”,并承诺他可以签订“包过协议”。

在对方的反复推销之下,小权一时糊涂答应了对方。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根据对方的要求往指定账户汇入了2万多元之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再一看,竟然已经被拉黑了,这才意识到被骗的小权于是匆匆报警。

接到报警后,反电诈中心民警立即根据小权提供的信息对汇款账户进行了冻结和止付,及时将这笔钱给追了回来。小权终于成功拿回了这笔退款。

大学生被列为电诈首选目标

小权的经历并不是个案,生活中,冒充公检法机关、领导熟人等电信网络诈骗屡有发生。为此,去年5月18日,安徽警方联合几大银行、三大通信运营商成立了安徽省反电诈中心,对电信网络诈骗严查死堵,实现10分钟内对涉案银行账户的冻结。

一年以来,该中心累计处置警情2.8万余条,止付、冻结诈骗账户3万余个,止付、冻结赃款1.1亿余元,依法返还资金1200余万元,关停、封堵诈骗电话和网站3.2万余个,事前劝阻拦截疑似被骗群众近3万人,避免群众损失达3亿多元。

数据显示,在所有的被诈骗对象中,大学生因为年纪轻、涉世不深,容易被骗,因此被骗子们列为首选目标。据警方介绍,学生被骗的方式大致包括,网络兼职、冒充公检法、领取补助、开学机票改签、伪基站短信中奖或者银行网页升级、网购点击了含有木马病毒的链接、网上办理信用卡、冒充熟人等诈骗方式。

■提醒

中高考季谨防招生诈骗

距离高考只有一周,警方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防范各类打着招生旗号的诈骗。比如低分也有学上等等。

骗术一:贩卖试题答案

一般会要求考生先通过网络或银行转账支付费用,一旦收到钱后立马拉黑,再也联系不上。

骗术二:提前查分

要求考生先通过网络或银行转账支付费用,一旦收到钱后立马拉黑。

骗术三:内部名额

骗子编造出各种身份,伪造出种种文件、公章,忽悠考生及家长解决上学问题,并借机提出“公关”需要一定的费用。

骗术四: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考生信息,在正式录取前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其中附了缴纳学杂费的银行账户。

佰佰安全网提醒,目前电信诈骗案件不断高发,虽然公安机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电信诈骗案不止,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预防被骗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黄淑蓉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研究生
  • 轻信
  • 包过
  • 考博
  • 被骗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