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5点过,廖德全便起床,6点左右,他就出现在合川铜溪镇的涪江渡口。对过江轮渡上的驾驶员、水手进行登记,并对船上救生衣等安全设备逐一清点,查看无超载情况后,才对轮船放行。
每天清晨5点过,廖德全便起床,6点左右,他就出现在合川铜溪镇的涪江渡口。对过江轮渡上的驾驶员、水手进行登记,并对船上救生衣等安全设备逐一清点,查看无超载情况后,才对轮船放行。
自1984年7月在铜溪从事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那天起,廖德全一干就是33年。33年里,在他守护的20多公里的涪江江段,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坚持原则守住渡口安全,就是一个党员对百姓幸福的守护!”
姑父非法客运被他连抓三次
“家里人都晓得我脾气不好,哪个劝我对违规的亲戚手下留情,我就要骂人!”5月18日,在铜溪渡口,记者见到了66岁的廖德全,他正在渡船上检查救生衣数量。
廖德全承认自己在工作中“确实有点六亲不认”,他的姑父曾一度因此埋怨廖德全。
当年,廖德全刚上当安全员,姑父将自用船改装后载人,在涪江上从事客运。“这既不合法,又相当危险。”廖德全得到举报后,连续几天蹲点守候,终于将姑父抓了个现行,并没收了设备。
姑父并未罢休。随后两次买来新机器继续从事客运,都被“不认人”的廖德全抓住,并没收设备。
一开始,家人都埋怨廖德全,但后来也理解了,“这既是工作职责,更是对大家安全负责。”
“生命面前绝不容许可左可右”
廖德全脾气倔,在安全工作中从来都是一根筋,“马马虎虎,可左可右……这些在生命面前行得通吗?是绝不容许出现的。”
他每天的工作中,有一个重点内容就是查看客船是否超载。有时遇到赶场天,往来两岸乡邻较多,船家想一趟多装几个人,客人也想早点回家,不愿等下一班船。廖德全上船一查,发现多一个人,都必须下船,否则绝不放行。
“其实大家都是熟人,有些还是从小耍到大的,我知道,这样做确实得罪人。”廖德全说,但正是因为对他们负责,才会如此严格。这一段涪江,江面宽,水流急,“万一出事,就是大事。”
采访中得知,对廖德全的坚持原则,不少村民都从最初的不理解变成了夸赞。
“我是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我以身作则,在安全问题上绝不含糊。”廖德全说,让乡邻们安全往来于江上,平安回家,就是做了最好的解释工作。
只要能爬得动台阶就会一直干
廖德全对自己有一套“三必须”的铁律——工作必须早、坚守必须晚、巡逻必须勤。
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沿江各段,在巡逻执勤过程中,曾救了多人性命。2013年8月,在河边洗衣服的一名老太不慎掉入水中,正好经过的廖德全立即跳江救人。2014年,一对母女在江边洗衣服,母亲不慎跌落江中,“当时女儿话都喊不出,我站在这里正好看见了。”廖德全指着门楼外靠近江边的石阶说,他当即赶去,和好心人一起将她救起。
33年日复一日,廖德全守着这个渡口,他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一方水土有感情,希望这里的乡邻能过得平平安安,少灾少难。
凭着廖德全对工作的热情和负责,30多年来,铜溪渡口没有发生过一起生产安全事故。谈到这一点,廖德全一脸荣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水继续流淌,不同的是守在江边的那个人在慢慢老去。廖德全说,只要还能爬得动门口的80多级台阶,他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责任编辑:杨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