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随着全球首个机器人停车库调试安装完成,位于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的立体停车库将于7月正式对外开放。如果你是一位停车技术不过关的司机,来这里准没错。因为所有的停车步骤都交给机器人了。
昨天,随着全球首个机器人停车库调试安装完成,位于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的立体停车库将于7月正式对外开放。如果你是一位停车技术不过关的司机,来这里准没错。因为所有的停车步骤都交给机器人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风传的快递分拣机器人吗?3号线夫子庙站机器人停车库的工作模式与之十分相似。驾车人在开车靠近立体车库门口时,通过系统识别,原本关闭的卷帘门会自动开启,驾车人只需要将车平稳地开进车库,下车熄火、出门时刷一下卡就行了。此时,车库内会先播放语音提示,然后关闭卷帘门。不过千万别以为机器人会在这个时候就出场,它还在楼下的停车位自动充电呢。只有当旋转平台将停稳的机动车送到地下一层后,机器人才开始工作。
由于不像人工驾驶车辆入库,前后需要相当大一块移位的区域,这个装着电脑控制芯片的铁家伙因为可以原地360度旋转,同时做到纵向横向平行移动。所以就是车库空间再小,只要够车宽车长,对机器人来说毫无问题。这也难怪,仅仅利用一个地铁站出站口一层的立体空间,就能停下57辆中小型机动车。
记者注意到,一辆车从入库到进入车位停好,用时1分40秒左右。每次工作结束,机器人都会自动回到泊位进行充电以备下一次使用。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前期的测试,机器人立体停车库预计将在今年7月正式投用,具体的收费标准目前正在审批中。不过参照周边收费停车场的价格,预计在12元/小时。
良好的安全设施系统应具有交通管理、安全防护、交通诱导、隔离封闭、防止眩光等多种功能。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保证交通顺适,全面发挥道路的功能,必须设置交通安全措施,根据交通流的需要及地形、地物的情况,道路上必要时应设置人行跨路桥(包括地下人行横道),栅栏、照明设施、视线诱导标志,紧急联络设施及其他类似设施等。保障我们的出行安全。
责任编辑:刘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