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通过微信在“熟人”处购买了一部手机,不想付完钱后,对方久久未将手机发出。
张先生微信购机转账截图。
张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通过微信在“熟人”处购买了一部手机,不想付完钱后,对方久久未将手机发出。几番交涉后,两人反目,恶语相向,如今事发两个月了,手机的问题还一直没有解决。
朋友介绍 他微信上买手机
10日,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长春读的大学,去年夏天离开长春到天津发展。今年2月上旬,他看到一个朋友(在长春兼职工作时认识的)在朋友圈推荐了一个在微信上卖手机的微商。
“我认识的这个朋友和那个微商以前是同事,我当时正好想给家人换一部手机,所以就联系了那个微商,我当时想这也算熟人了。”张先生说,该微商自称姓刘,在长春市重庆路一家大商场上班,从事手机销售工作。
几番交谈后,张先生决定购买对方提供的一款二手苹果6plus手机。“我用微信转账的方式给了他2300元钱,他承诺给我邮到天津。”张先生说。
各种推脱 手机一直未收到
“当时我跟他说,想快点收到货,还让他把手机邮出来后给我发个快递号。”张先生说。不想等了两天,对方都没动静,于是张先生再次联系对方,对方说尽快邮,结果一拖就是1个月。张先生觉得不对劲,便跟对方说,可以让在长春的朋友代收。对方刚开始同意了,但等张先生的朋友来到约定地点取手机时,对方却没有出现,说只能亲手给张先生。
“这两个月时间,他就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不给我手机。”张先生说,他本人去取,对方也没有跟他见面。
双方反目 对方不承认此事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先生十分生气,要求对方将手机款退给他。而见他要求退钱,对方也不再客气。“我俩在微信上吵起来,都很生气。”张先生说,他有种被骗的感觉,现在他一提退钱,对方就用侮辱性语言和他对话,并几次在微信上发5元钱,说一点一点退钱给他。
记者在张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中看到,张先生先给对方转账2300元,对方承诺立即发货,随后因为张先生没有收到手机,双方反目,多次发生语言争执。
10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微商刘某某。刘某某表示并没有手机交易一事,当记者想详细询问时,刘某某直接挂断了电话。“我真后悔,轻易相信微信买卖,现在我连他人都找不到,最早介绍我们认识的朋友我也联系了,但是他也联系不到刘某某。”张先生表示。
维权困难 建议张先生报警
记者在市消协了解到,如果在微信朋友圈购买的是本地有营业执照的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所出售的商品,可以直接到市消协举报投诉。如果是外地商家,则需要去外地相关部门投诉。没有营业热照的微商,如果消费者能找到微商本人,并双方愿意接受调解,可一起到市消协或者相关部门接受调解。如果微商不愿意调解,消费者还是得走司法途径。至于像张先生一样找不到商家比如付款之后被拉黑之类的,卖家可能涉嫌诈骗,买家可以向公安机关报警。
据了解,在微信上购买东西产生纠纷后,即使知道对方真实身份,维权也比较困难。市消协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通过网络购物时要注意向商家索要票据,如发票、银行汇款单、卖家姓名等购物凭证,一旦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留了证据就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
律师:卖家涉嫌民事欺诈
吉林良智律师事务所孙慧律师表示,给付购物款后,卖家否认交易或者拒不发货的,已经涉嫌民事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其返还款项,人数众多或者涉及金额较大,达到一定数额的,还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
但是,类似微信上购买商品,由于没有消费凭证,而且缺乏监管,消费者很难维权。网购金额一般较小,大多达不到立案标准,即便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取证环节也耗时耗力,非常繁琐。
因此,佰佰安全网提醒消费者如需网购,建议尽可能在有保障的第三方平台购买。购买前,要对商品进行信息核对,购买后注意保存所有凭证,一旦发生纠纷,这些凭证将成为有利证据。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尽在本网生活维权知识频道。
责任编辑:吴梦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