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我们最操心的是放学后的这段时间,孩子们下午3点就放学了,但是家长五六点下班,到家最早也得七点多了,如果学校真的能提供课后服务,解决了太大的问题。”北京朝阳区一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
“要把课后服务工作纳入中小学校考评体系,加强督导检查。防止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通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日前,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有些地方做得不错,但是,“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没有开展、服务机制不健全、服务行为不规范等问题。”
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中心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心小学的于海林老师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的学生课后活动,有课后活动的学生一般五点放学,足球小组有夜训,一般到晚上八点。”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每天都有课后活动,他们按照年级段,一三五是一个年级段,二四是另一个年级段,孩子不能自己主动要求每天可以参加活动,有的学生每周可以参加三天的课后活动,有的能参加两天的课后活动。
佰佰安全网提醒: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更多学生教育问题尽在本网校园安全知识频道。
责任编辑:孟洋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