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6时许,龙昆南路海南师范大学大门口附近天桥处,一名男子晕厥倒地、丧失意识。学生王秋经过28次心肺复苏后,男子恢复意识,被120急救车送往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尽管还是名在校生,但19岁的王秋却时刻谨记救死扶伤的职责。3月17日下午6时许,龙昆南路海南师范大学大门口附近天桥处,一名男子晕厥倒地、丧失意识。海南省卫生学校学生王秋见状毫不犹豫地用学到的专业急救措施施救。经过28次心肺复苏后,男子恢复意识,被120急救车送往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目前,男子经过救治,已平安返家。
网络配图
“当时只想救活他”
“那人怎么了?”3月17日下午6点多,省卫生学校高级护理专业三年级的学生王秋正打算乘坐公交车回家,路过海南师范大学门口的公交站时,看到人群中躺着一名50多岁的中年男子,脸色苍白,已经不省人事。
“生命最重要,当时我看到有人躺在地上,第一反应就是上前查看情况,没什么好怕的。”王秋这么想着,便使劲挤进人群。“叔叔,能听到我在说话么?”出于医学生的本能,她迅速蹲下呼唤这名男子,但发现对方毫无反应。
“我不知道他到底怎么了,只想要救活他。”于是她按照平日所学,将手放在男子的颈动脉处,却没有触摸到脉搏搏动。这时,一位路人用手机手电筒帮助王秋查看该男子的眼睛,发现其一边眼睛的瞳孔放大,已经没有了呼吸。
情况危急。王秋来不及多想,立刻给病人做心肺复苏:双手叠放反复按压男子胸部,同时继续呼唤男子。
学以致用很欣慰
“1次,2次……10次……28次。”王秋紧盯男子的反应,心中默念着次数,时间仿佛凝固。就在数到28次时,额头上已浸出了汗珠。这时,男子一声呛咳,让王秋一颗因紧张而悬着的心重重地落了下来。
路人已拨打120急救电话,来不及擦去满脸汗水,王秋赶紧帮助男子联系上家人。“我拿他的手机,给他女儿打了电话。”回忆起当时的情形,王秋很开心,却很平静。
随后,120急救车将男子送到医院,王秋则默默离开现场。回到家,她并没有和老师、同学说发生过这么一件事,直到抢救路人的照片被市民拍下发到朋友圈后,大家才知道。
“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王秋说,让她最欣慰的是,平时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派上了用场,救死扶伤本来就是医生的职责,自己迟早要走上从医的道路,从没想过什么回报,碰到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是很正常的事。
学习成绩优异
“她平时就是尖子生,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一直都在班上数一数二,一直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王秋的老师邢英华听说王秋救人的事后没有感到意外,并特别提起,在刚结束的海南省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王秋还获得了二等奖。
邢英华表示,王秋抢救的患者出现了瞳孔放大、心跳和呼吸骤停的情况,从专业角度来讲,最佳抢救时间是4-8分钟,越往后抢救率越低。王秋的施救,为病人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王秋入选海南中高职“3+2”试点项目在省卫校的150个学员之一。结束省卫生学校的三年中专学习后,今年9月将去往海南医学院继续读书。
“王秋的行为是医者的本能反应,在学校的护理学教育里,除了传授专业能力外,更是传播一种职业素养。”海南省卫生学校副校长陈军提到王秋自豪地说,“王秋这一举动让学校为她感到骄傲,我们为她的行为点赞。”
佰佰安全网提醒您:想了解更多公共安全常识尽在本安全网安全常识栏目!
责任编辑:黄淑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