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男子借银行漏洞“炒金”两吨10天变身千万富翁

2019-05-10 10:51:52 来源:看看新闻Knews综合
1709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短短十天时间,张强(化名)在发现银行黄金买卖交易系统存在漏洞后,利用该系统漏洞买卖黄金超过2100千克,获利2100多万元!

短短十天时间,张强(化名)在发现银行黄金买卖交易系统存在漏洞后,利用该系统漏洞买卖黄金超过2100千克,获利2100多万元!但随后这两千余万巨款很快被开户银行,以“不当得利”为由划走,而他也被银行告上了法院……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黄金第一案”做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该案的二审主审法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案件的审理全过程。

A

低价委托炒金成功

就几天成千万富翁

二审主审此案的济南中院民二庭褚飞法官向记者讲述了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

2006年5月30日,张强从外地携款2.7万出差到济南,看望大学同学刘伟(化名)。因身份证已过期,张强用同学刘伟的身份证,在济南某银行开设黄金买卖账户,采用电话银行方式做黄金买卖交易。

6月底,张强要回外地,他在走之前进行电话委托。当时黄金价为每克160元左右,张强输入了参考价145元。5天后,张强从外地归来后发现,自己的委托成功了。

于是,张强开始输入远低于即时正常黄金价格的买入价格,并逐渐探底。截至7月8日,共操作买入交易65笔,卖出交易61笔,获利21930382.24元。两人用了仅十天的时间,从穷小子变成了千万富翁。

B

银行称其恶意操作

他本人却认为合法

褚飞法官告诉记者,没过几天银行就找到了张强及其同学,银行认为张强等人的上述交易具有明显的恶意操作性质,随即将其交易获利款项划走,并请求法院撤销上述126笔黄金买卖交易。

然而,张强却认为自己根据银行提供的交易系统,按正常电话语音提示逐步操作,输入的交易命令也得到了系统认可,并不存在违规现象,合法有效。他要求银行归还其被划走的2100万余元交易所得。

C

凭着银行系统漏洞

重复操作有故意性

褚飞法官告诉记者,如银行拿不出关于开展该业务合法性的证据,这项业务就会被认定为非法业务,其与被告张强签订的合同也就属于无效合同。最终,法官多次前往北京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确定银行开展的“纸黄金”业务的合法性。

通过对所有交易记录进行调查分析,褚飞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张强每一笔“纸黄金”交易,都只有两个当事人,即银行和张强本人,双方之间是直接发生的交易,没有通过第三方协助完成。

这个细节让褚飞判定,银行是这126笔“纸黄金”交易的当事一方,银行与张强之间的“纸黄金”交易合同属于买卖合同。

就在案件审理陷入僵局时,褚飞法官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细节。被告张强在2006年6月29日至7月8日期间,是以一种叫“止损委托”的方式进行的65笔买入交易,设定的委托买入价均低于当时的银行报价。

在审理中褚飞发现,按银行“纸黄金”交易的规则,客户以止损委托方式,设定低于即时黄金报价买入黄金时,银行交易系统应作出拒绝接受交易的判断,但由于该系统存在漏洞,计算机没做出正确判定。

张强进行买入交易65次,每次都以低于即时黄金价格5到22元不等的价格买入黄金,之后立即以接近即时黄金报价的正常价格卖出,赚取其中的差价,反复进行操作,最终获利2100余万元。“找到漏洞后,进行这么多次连续、重复的操作,充分说明张强是故意为之。”在褚飞看来,这些才是案件的关键所在。

佰佰安全网提醒: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们要加强管理,出入这些场所的人也应警惕,具有防范意识,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慕丹萍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犯罪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