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买家的订单,从商家那里也拿到了商品,正准备送餐的时候,买家发来信息说外卖不要了,要报警。
接了买家的订单,从商家那里也拿到了商品,正准备送餐的时候,买家发来信息说外卖不要了,要报警。近日,骑手于先生在镇江市区的送餐路上遇到了这么个特殊要求。在确定对方不是恶作剧后,于先生报警,并协助民警找到了求救者,一个传销窝点就此被警方捣毁。
于先生今年48岁,2017年开始当送餐员。4月3日下午2点48分,他接到了外卖软件分配的订单。买家是江女士,送餐地址是颐高广场某酒店。于先生取餐后准备送餐。
下午3点13分,江女士通过外卖软件和他在线对话时,让他帮忙报警,说“这里有传销组织”,并告诉他,地址在永辉超市附近。
于先生问她:“你点的外卖怎么办?”江女士回答:“不要了,你帮我报个警就好了。”
在将自己的微信号码发给江女士后,于先生通过微信要到了江女士的手机号码,他随即前往和平路派出所报警。在赶往派出所途中,于先生继续和江女士聊微信。对方发来了定位地址,地址显示为朱方路的一个公交站。
和平路派出所民警让于先生和江女士保持联系。不久,他们来到江女士发来的定位地址附近寻人。经过约半小时的寻找,他们在琴园巷找到了与江女士描述特征一致的一座老式民房。
于先生利用外卖小哥的身份敲开了门,民警和于先生进入室内发现,里面有6名男子和2名女子,他们看起来正在开会。
民警将两名女子先后单独喊出来,她们都否认自己是报警人。民警拨打江女士的手机号,既联系不上她,也听不到手机的铃声。
民警将租住在这里的这伙人都带回了派出所。4月4日上午,警方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了报警人江女士。
4月4日下午,江女士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她是福州人,今年21岁,去年11月,她被一名网友以镇江有工作为由骗了过来。网友带她以考察的名义在镇江玩了几天,然后让她“做这个行业”——名义上是卖产品,实际上并没有产品,而是发展下线。
江女士说,那时候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传销,直到过年前表哥联系她时提醒“不要被传销给骗了”,她上网搜索才意识到,自己有可能陷入了传销陷阱。
身边的人虽然允许江女士使用手机,但不让她独自外出,因此没法逃离出租屋。江女士想过报警,但出租屋里隔音效果太差,她害怕报警后被他们发现。
“我表哥说要不你点个外卖,叫送外卖的人帮你报警。” 江女士说,民警到来后,她因为害怕被报复,所以不敢承认是自己报的警。
巧合的是,江女士的手机设了静音,于是民警没能及时发现她。
4月9日,民警透露,警方已经通知房东到场终止了租房合同,相关人员也已经遣返。此外,警方正在为于先生申报见义勇为荣誉。
佰佰安全网提醒: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们要加强管理,出入这些场所的人也应警惕,具有防范意识,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慕丹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