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凤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循线追踪,成功打掉一个买卖假证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7人,收缴各类假证40余本。
不用上课,不用考试,只要缴纳数千元钱,便可以拿到自己心仪的高等院校的文凭或证书,你相信吗?日前,凤阳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循线追踪,成功打掉一个买卖假证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7人,收缴各类假证40余本。
2018年12月上旬,凤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工作中发现,在凤阳县境内存在非法买卖假证件的违法行为。经过一段时间摸排调查,民警很快锁定凤阳县某民办技工学校的副校长李某有重大作案嫌嫌。经过对李某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其除了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广告和通过亲友相传的方式,对外推广售卖假证,同时,其还发展多名下线,通过多种渠道对外兜售假证,从中获利。
调查中,民警注意到,除该犯罪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系某学校副校长外,其他团伙成员也多数为老师,其中凤阳县某乡镇中学的姚某和定远县一小学的刘某是有正式编制的公职人员,其所卖出的假证,多数为毕业证或教师资格证,受众的也多为教育系统的聘用人员。据犯罪嫌疑人交待,这里面具有巨大利益,每做成一笔生意,将会收取3000-5000元,中间介绍人员有很大一笔提成。
为了让买家相信所买的文凭、证书等是真的,该团伙成员通过各种关系,在自己的朋友圈、亲友及周边人员中选定目标后,会事先向他们提供一个网址,让其自己上网核实真伪。当那些有需求的人员,根据团伙成员提供的网址,点开进入页面后,确实显示出某高等院校的网站。证件办完后还能在网站中查出自己的姓名等证件信息。其实,这个网站里面的内容,是专门请人制作,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由于该犯罪团伙犯罪手法比较新颖,加上为首人员的大力推销,很快在当地打开了市场。
在掌握到李某及其下线的犯罪证据后,民警迅速开展抓捕行动。李某到案后,对自己从事非法买卖假证的行为供认不讳。民警在李某的手机微信朋友圈里发现大量卖假证的广告。
鉴于该犯罪团伙犯罪手法比较新颖,且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很多购买假证人员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违法,因从网上查证过,还以为自己所办的证件是真的呢。当其突然接到民警电话时,莫名其妙怎么会有警察找到自己。当民警询问其有没有购买过相关证件时,才预感到事情不妙。经过民警的询问调查和批评教育后,既感到害怕又觉得后悔。
“早上接到刑警大队民警的电话,我当时就懵了。”在公安局刑侦大队,正的接受调查的李某说。李某是官塘镇的一位农民,并没有什么正式工作,为了方便找工作,想办个大学文凭。恰巧一天其在街上遇到曾经的中学老师,老师很关心的询问其工作生活情况,之后便热情地向其推荐,只要3500元钱,便能办到一份大学文凭,相关信息网上都能查到。李某将信将疑,根据老师提供的网址上网查询,还真的是一所高等院校的网址,于是便信以为真,花了3500元钱办了一份“经济管理”类的本科毕业证书。证件办下来后,李某通过之前那个网址一查,还真的有其自己的姓名和学历等资料。只是其还没有找到工作,警察却找到了她。
朱某是一名小学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子都写的歪歪斜斜的农民。和李某一样,也是为了外出找工作方便,通过老师花3300元钱,买了一份大专文凭。“我们都在一个集市上,都认识,他是老师,我也就相信了,早知是假的,我肯定不会买的。”被查后,朱某既后悔又很无奈。
目前,李某、姚某、韩某等7名涉嫌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佰佰安全网提醒:公共场所的管理者、经营者们要加强管理,出入这些场所的人也应警惕,具有防范意识,让犯罪分子无可乘之机,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慕丹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