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殴打同学时猝死,校园暴力为何屡禁不止?

2018-12-14 09:08:53 来源:北晚新视觉网
3065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在12月10日,河南省柘城县一学校七年级8班,3名学生围殴一名同学,先动手的刘姓学生打人后突然猝死。

12月12日,网友爆料,在12月10日,河南省柘城县一学校七年级8班,3名学生围殴一名同学,先动手的刘姓学生打人后突然猝死。随后其家长到学校门口拉横幅“维权”,标语是“还我孩子命来”。12日下午,校方向北京时间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警方已介入调查。

爆料网友称,两天前(12月10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高新区实验学校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七年级8班3个学生围殴一个矮个同学,孰料先动手的刘姓同学突然猝死。刘同学死后,其家长和亲戚到学校门口拉横幅“维权”:“冤!还我孩子命来!血还”。

对于以上所述,爆料人附有监控视频和图片作为佐证。视频显示,在一间教室内,包括猝死者在内的3名学生,把一个矮个同学围在门背后的角落里“拷问”,随后揪住头发、摁住脑袋群起围殴,被打者反击,但寡不敌众被打倒在地,其随后站起与3人理论。

这时,先动手打人的刘同学却突然身子一软、步履踉跄的退了几步后倒在地上。由监控视频可见,刘同学并非是被踹倒,倒地前与他人没有挨在一起。12日下午,北京时间记者就网传情况致电柘城县高新区实验学校,对方予以证实,并表示猝死者家长到学校拉横幅发生在今天(12日),是在学校北门。校方还称,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校方正在配合调查,截至目前“病因还在调查中”。

12月12日,网友爆料,在12月10日,河南省柘城县一学校七年级8班,3名学生围殴一名同学,先动手的刘姓学生打人后突然猝死。随后其家长到学校门口拉横幅“维权”,标语是“还我孩子命来”。12日下午,校方向北京时间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警方已介入调查。

爆料网友称,两天前(12月10日),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高新区实验学校发生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七年级8班3个学生围殴一个矮个同学,孰料先动手的刘姓同学突然猝死。刘同学死后,其家长和亲戚到学校门口拉横幅“维权”:“冤!还我孩子命来!血还”。

对于以上所述,爆料人附有监控视频和图片作为佐证。视频显示,在一间教室内,包括猝死者在内的3名学生,把一个矮个同学围在门背后的角落里“拷问”,随后揪住头发、摁住脑袋群起围殴,被打者反击,但寡不敌众被打倒在地,其随后站起与3人理论。

这时,先动手打人的刘同学却突然身子一软、步履踉跄的退了几步后倒在地上。由监控视频可见,刘同学并非是被踹倒,倒地前与他人没有挨在一起。12日下午,北京时间记者就网传情况致电柘城县高新区实验学校,对方予以证实,并表示猝死者家长到学校拉横幅发生在今天(12日),是在学校北门。校方还称,当地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校方正在配合调查,截至目前“病因还在调查中”。

校园暴力报告: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案件中 65.12%出现这一词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引发,而“宿舍”已成为校园暴力案件中高频词语。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

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报告》显示,近三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16年和2017年分别同比下降16.51%和13.37%。2015年,全国校园暴力案件有近2000名被告人。2016年,被告人数同比下降24.59%。2017年,被告人数进一步下降6.78%。而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占比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4.87%下降为2017年的60.79%。

从被告人情况来看,涉抢劫罪校园暴力案件超八成被告人为未成年人,涉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校园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岁未成年人占比最大,呈作案年轻化趋势。被告人年龄为14岁至16岁的校园暴力案件涉及罪名较少,81.02%抢劫罪的被告人为未成年人,其中以16至18周岁为主。校园暴力案件中,被告人数在5人以上的案件占比为6.27%,10人以上占比1.1%,36.89%的被告人有自首情节。

从案发地域来看,校园暴力案件主要集中在河南、贵州、山东等地。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区校园暴力案件量占比不高,案件量占比分别为2.35%和0.48%。校园暴力案件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强迫卖淫罪等。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

五成校园暴力因琐事引起

报告显示,五成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因满足个人私欲进行抢劫、敲诈勒索、强迫卖淫、侮辱、强奸等犯罪行为的案件仅占18.08%。

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琐事引发。《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诱发故意杀人罪的原因及占比分别为:67.44%是因琐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问题引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其他原因占6.17%。

此外,超八成校园暴力案件为无预谋的突发性冲突犯罪,而近七成涉故意杀人罪案件为预谋犯罪。2015年至2017年,13.46%的校园暴力案件中有事先谋划情形,并且近三年案件量基本持平。在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实施犯罪目标明确、并进行了事前准备工作,其大部分原因为心怀怨恨或不满进行打击报复。在涉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9.76%是有预谋的犯罪。

宿舍最易发生校园暴力

报告显示,“宿舍”已成为校园暴力案件中高频词语。通过对校园内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有35.31%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了宿舍一词,而在这些案件中绝大部分案件的案发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除了宿舍,校园暴力发生地点依次为教室、厕所、走廊楼道、操场等地。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伤;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伤;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微伤。

: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案件中 65.12%出现这一词

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引发,而“宿舍”已成为校园暴力案件中高频词语。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

近三年呈逐年下降趋势

《报告》显示,近三年,校园暴力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1000余件,2016年和2017年分别同比下降16.51%和13.37%。2015年,全国校园暴力案件有近2000名被告人。2016年,被告人数同比下降24.59%。2017年,被告人数进一步下降6.78%。而被告人为未成年人的占比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64.87%下降为2017年的60.79%。

从被告人情况来看,涉抢劫罪校园暴力案件超八成被告人为未成年人,涉强奸罪和强迫卖淫罪校园暴力案件中16至18周岁未成年人占比最大,呈作案年轻化趋势。被告人年龄为14岁至16岁的校园暴力案件涉及罪名较少,81.02%抢劫罪的被告人为未成年人,其中以16至18周岁为主。校园暴力案件中,被告人数在5人以上的案件占比为6.27%,10人以上占比1.1%,36.89%的被告人有自首情节。

从案发地域来看,校园暴力案件主要集中在河南、贵州、山东等地。北京、上海等人口密集地区校园暴力案件量占比不高,案件量占比分别为2.35%和0.48%。校园暴力案件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强迫卖淫罪等。2015年至2017年,57.5%的校园暴力案件为故意伤害案件。

五成校园暴力因琐事引起

报告显示,五成校园暴力案件因琐事而起。校园暴力案件中,55.12%因发生口角、小摩擦等琐事而引发;因满足个人私欲进行抢劫、敲诈勒索、强迫卖淫、侮辱、强奸等犯罪行为的案件仅占18.08%。

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近七成也是因琐事引发。《报告》显示,校园暴力案件中,诱发故意杀人罪的原因及占比分别为:67.44%是因琐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问题引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其他原因占6.17%。

此外,超八成校园暴力案件为无预谋的突发性冲突犯罪,而近七成涉故意杀人罪案件为预谋犯罪。2015年至2017年,13.46%的校园暴力案件中有事先谋划情形,并且近三年案件量基本持平。在这些案件中,被告人实施犯罪目标明确、并进行了事前准备工作,其大部分原因为心怀怨恨或不满进行打击报复。在涉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9.76%是有预谋的犯罪。

宿舍最易发生校园暴力

报告显示,“宿舍”已成为校园暴力案件中高频词语。通过对校园内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有35.31%的校园暴力案件中出现了宿舍一词,而在这些案件中绝大部分案件的案发地就是在宿舍。在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5.12%的案件出现了“宿舍”一词。除了宿舍,校园暴力发生地点依次为教室、厕所、走廊楼道、操场等地。

2015年至2017年,88.74%的校园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受害人涉及重伤;38.5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伤;27.94%的案件受害人涉及轻微伤。

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校园暴力事件屡被曝出,使校园安全这个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热点,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责任编辑:赵秀颖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殴打
  • 同学
  • 校园暴力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