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8万托关系上名校 骗子为何爱盯着老年人?

2018-09-11 09:52:47 来源:重庆晨报
1514人阅读 0条评论
导语:

最近几天,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了,学生和家长都为开学的事忙得晕头转向。新学期之初,一些骗局也盯上了学生和家长,值得学生和家长注意和警醒。

又到开学季,民警提醒学生和家长警惕各种骗局。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刘力 摄

最近几天,大中小学陆续开学了,学生和家长都为开学的事忙得晕头转向。新学期之初,一些骗局也盯上了学生和家长,值得学生和家长注意和警醒。

针对学生的骗局

“熟人”借用手机,一去不返

19岁的小文,是大学城某高校的大学生,他喜欢在大学城熙街的一家网吧上网。最近,高校开学了,来网吧上网的年轻人多了起来。这几天,小文认识了一个40多岁的男子,几天下来,两人成了“熟人”。

9月6日下午,小文拨打110报警——他的手机被这位“熟人”骗走了。民警调查得知,拿走小文手机的男子姓乐,在这家网吧连续上网十天,一直未离开网吧。当天下午5点左右,小文在网吧内上网时,乐某过来找他借用手机打电话,因为是“熟人”,小文没多想就把手机给了他,并当着他的面输入密码打开了手机。可谁知,乐某借走手机后再也没有回来。

民警还了解到:小文社会经验不足,在与人交往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在与乐某简单的几次交流中就将微信支付密码及手机开锁密码泄露给了对方。乐某今年42岁,从8月27日开始,连续十天没有离开网吧,仅网费就六百多元。前几天,小文还说过可以帮他,没想到他却骗走了小文的手机。

民警给小文的手机打电话,无人接听,又给小文的手机发了信息,告知乐某及时归还手机,如拒不归还,将承担法律责任,乐某始终未回复。随后,民警把小文带到辖区派出所报警备案。

警方提醒:年轻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陌生人要提高防范意识,要特别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以免上当受骗。

针对家长的骗局

“托关系”进名校,被骗8万

最近几天,家住渝北区的陈先生很烦恼,不仅孩子进“名校”的事没办成,先前缴纳的8万元“择校费”也打了水漂。

今年7月,女儿中考结束后,陈先生接到一个陌生女子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教育咨询公司负责人,有特殊“关系”突破正规入学政策,帮助他女儿进入主城区某名校读高中,但是需要缴纳8万元的“择校费”。为了打消陈先生的顾虑,对方一再承诺可以签订协议,如果没有入读目标学校,100%退款。

女儿读书的事情一直让陈先生很操心。为了女儿能上名校,陈先生和妻子商量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凑了8万元交给这家教育咨询公司。从7月到9月,陈先生多次询问“办事进度”,但对方总是找借口敷衍,让陈先生放宽心,入读名校的事包在他们身上。看对方说得信誓旦旦,陈先生的心也放了下来,一心等待开学时间到来。

最近几天学校陆续开学,陈先生孩子读名校的事情却仍不见着落,一家人再次上门找到这家教育咨询公司讨要说法。但没想到,联系人居然失联了。随后,陈先生发现,有类似遭遇的人不止他一个。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陈先生赶紧报警。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此事。

民警提醒: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实施诈骗,而每年新学期开学期间,这样的骗局很多。家长要遵守正规入学规则,避免上当受骗。

老人如何防范被骗?

8万托关系上名校 骗子为何爱盯着老年人?

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诈骗犯罪手法一直在不断地演变。骗子的手法林林总总,面对骗子的无孔不入,老年人该如何防范?老年人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谨慎对待陌生人的搭讪,不要轻易将家庭情况告知陌生人;

2、对自己不认识的、找上门来的家庭成员的关系人,切不可轻易将钱财交给来人捎带,要认真了解来人身份,索要家庭成员亲笔信件,或向家庭成员单位进行必要的核对,以确定家庭成员是否在外遇到困难或伤害假。如您没办法了解情况,那就干脆别让来人捎钱带物。这时候,您不妨来个“以老卖老假装糊涂”。

3、对上门来推荐日用产品的不要轻易购买(因这类推荐的产品往往是没有上市的产品,没有质量保证),对推荐的医疗用品更不能购买。对推荐医疗各类的“卡”也不能相信,因为按有关规定,医疗用品及各类收费办卡,不能采取走门串户的方式。

4、对上门“化缘”的不要轻信。即使真是僧人“化缘”,你又有意捐款,也不要将大量钱款交其个人带走,应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捐款

5、需要动用家中巨额财物一定要及时告知子女或身边亲属;

6、户口簿、身份证、房产证等重要证件不要轻易示人,更不能外借,以防被复印备份,用作抵押或是开办信用卡等。

7、不要轻易相信低息贷款,更不要把资金投到所谓的社会募资中。

8、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

出现上述情况时,马上打电话核实情况,这样就不会被骗。诈骗案件种类很多,而且手段不断翻新。平时各种报刊都会报到,需要大家多看,多讲,多听,提高防范意识和警觉性。

佰佰安全网温馨提醒:为防止老人上当受骗,子女应当多与老人沟通,最好是以案例说法,提高老人的辨别能力。此外,应给予老人更多陪伴和关心。以往案例显示,孤独感强的老人,因为精神空虚更易受骗。


责任编辑:武伟伟

点赞数 推荐 0
收藏数 收藏 0

关键词

  • 8万托关系
  • 上名校
  • 骗局
  • 骗子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今日关注

佰佰原创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