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吃各种水果,但是现在水果中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比如有的青枣会用甜蜜素水溶液泡,使之更加甜。那么,你知道如何鉴别水果中有无甜蜜素吗?佰佰安全网带您一起了解下相关食品百科知识。
甜蜜素,其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白色针状、片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味甜,其稀溶液的甜度约为蔗糖的30倍。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为无营养甜味剂。10%水溶液呈中性(PH值6.5),对热、光、空气稳定。加热后略有苦味。分解温度约280℃,不发生焦糖化反应。酸性环境下略有分解,碱性时稳定。溶于水(1g/5ml)和丙二醇(1g/5ml),几乎不溶于乙醇、乙醚、苯和氯仿。其浓度大于0.4%时带苦味,溶于亚硝酸盐、亚硫酸盐含量高的水中,产生石油或橡胶样的气味。具有非吸湿性,不支持霉菌或其他细菌生长。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一种常用甜味剂。
由于甜蜜素是带有一定毒性的,少量食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长期过量食用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长期过度食用甜蜜素、糖精钠危害大在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主要有糖精钠、糖蜜素、安赛蜜和甜味素四种。人体每日允许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量是有一定限量的。一般情况下,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2.5毫克,即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对糖精钠的摄入量,最多不可超过150毫克;甜蜜素、甜味素、安赛蜜的每千克体重摄入量高限量分别为11毫克、40毫克、15毫克。甜蜜素、糖精钠是两项常用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消费者如果长期过度食用甜味剂超标的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而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切记不可长期食用,减少危害的发生。
甜蜜素,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种甜味剂,它的甜度要比平常咱们吃的蔗糖要高30~50倍,价格却为蔗糖的三分之一,我们国家的国标里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可以在食品加工的领域里头使用,比如说,咱们在做的一些酱腌菜,还有甜的饮料里都是可以添加的。但是,甜蜜素唯一是不允许在新鲜水果上使用。
但是很多商贩依旧违规使用甜蜜素,给水果注射甜蜜素或者直接喷洒在水果表面。注射甜蜜素后短时间内水果就会发生变质,因为植物的细胞是有细胞壁的,所以说,如果针一旦打进去把水果的细胞壁给破坏以后,水果的细胞液就会流出来,所以打进去的东西扩散不到所有的地方,而且还会造成水果的腐烂,这样的话大家就很容易看出来,大家也不会去买一些腐烂的水果。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把甜蜜素喷洒到水果上,水溶性的甜蜜素喷到这个果子的表面的话,它根本进不去,为什么呢?因为它水果的表面上有很多的蜡粉蜡质还有一些油,可能就会集聚在上面,就感到黏糊,但是对里面的果肉不会有影响,这样的话也会很容易分辨的。而最常见的就是用甜蜜素水溶液处理的水果,如青枣,它用甜蜜素水溶液处理过后可以使枣子表面上是甜的,这样的你回家多清洗两边,洗完以后就没有那么甜了,这种主要就是皮甜肉不甜。
对于水果中添加甜蜜素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我们更应当多加注意:
1、建议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明明白白消费;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提倡消费含有天然食糖的食品,尽量不要购买加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和水果。
2、对于甜蜜素的使用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禁止滥用、乱用甜蜜素,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危害。
3、平时生活中大家应该多学习一些食品添加剂小知识,多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了解,是保障自身安全健康的有效方法。
多吃水果对人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常吃加有添加剂的水果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懂得如何去选择和购买,切勿让不安全因素威胁着我们的健康。
责任编辑: 朱文鹏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