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著称。据最新的全国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患病率为10%,即全国约有1亿名慢阻肺患者。庞大的患病人群和知之甚少的防治知识成了一对矛盾体,加大了慢阻肺的杀伤力。那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人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护理才好呢?佰佰安全网为您讲述相关的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1)慢性咳嗽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当气道严重阻塞,通常仅有呼吸困难而不表现出咳嗽。
(2)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3)气短或呼吸困难慢性阻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但由于个体差异常,部分人可耐受。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的。
(5)其他疲乏、消瘦、焦虑等常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严重时出现,但并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典型表现。
此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现有的药物与治疗方法都不能阻止COPD病人肺功能下降的趋势,同时由于慢性缺氧,导致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使得病人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面临着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强对病人的临床护理,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心理护理
慢阻肺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每况愈下,给病人带来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与病人沟通,常常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心理变化,尽可能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疾病,放松心情,控制呼吸,保持乐观态度,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人也应给予积极的诱导、关心和鼓励。良好的心理护理会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和精神负担。对病人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护理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见效的。经过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饮食护理
病人常发生营养不良,同时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气道阻塞程度越严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高。营养不良又可降低呼吸肌肌力和耐力,使之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进而发生呼吸衰竭。而免疫功能低下常易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合理调配饮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忌生冷、辛辣、鱼腥发物,忌食胀气类食物及油煎食物。
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呼吸道黏膜的修复和抗病能力。多饮温开水,多进高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在饭前、饭后和进餐时饮水,餐后2 h避免平卧,以免出现饱胀感。饭前、饭后及咳痰后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睡眠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病室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取舒适体位,让病人采取放松术,病情允许时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安眠剂,帮助病人睡眠。遵医嘱给予抗感染、祛痰止咳药,并予吸氧,减轻呼吸道症状,以利睡眠。
卫生护理
进食前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根据患者水肿程度、限制钠盐摄入。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评估患者皮肤情况,使用预防压疮气垫床,定时变换体位,保持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生理护理
鼓励病人多饮水,稀释痰液,协助病人翻身、叩背,指导病人深吸气后有意识咳嗽,以利排痰。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祛痰、镇咳药。采用生理盐水加盐酸氨溴索或生理盐水加硫酸特布他林氧化雾化吸入,使药液直接吸入呼吸道进行局部治疗,帮助祛痰。
严密观察病情
①详细观察记录病人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特别是细致观察病人意识状态,呼吸频率、节律、深浅等。呼吸频率加快往往是缺氧、病情加重的首要表现。
②注意观察咳嗽、咯痰的情况,痰液量、色、性状变化提示病情转归。咯大量黄痰,提示有肺部感染存在,而痰中带血或咯血,提示病情严重或有结核空洞存在,或者大量脓痰突然减少,不易咯出,且出现发热或全身症状加重,提示痰液阻塞在支气管内,气道阻力增加,应及时通知医生,抢救病人。
呼吸肌功能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缩唇和腹式呼吸,增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少耗氧量,改善呼吸功能,增加活动耐力。
缩唇呼吸
病人经鼻吸气,然后再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2或1∶3,缩唇大小程度与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 cm~20 cm处、与口唇等高位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而不致熄灭为宜。
腹式呼吸
病人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别放于胸部和腹部,全身肌肉放松,用鼻吸气,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腹肌收缩,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度,缓呼深吸。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每日训练2次,每次10 min~20 min,每分钟呼吸7次或8次。
在疾病缓解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体操、太极拳、散步、上下楼梯等运动,运动持续时间为20 min~30 min,至少每周3次或4次,注意在运动训练开始时,先进行10 min~15 min的热身运动,如缓慢步行、肌肉伸展和关节活动。切莫由于气急喘息而不愿锻炼,导致身体机能退化。
COPD是一种终身性慢性疾病,患者除进行药物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
1、戒烟
吸烟是导致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的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是戒烟。
2、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尽力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
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保持居室空气新鲜。
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吸入,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粉尘的人群如:煤矿、金属矿、棉纺织业、化工行业及某些机械加工等工作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3、避免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
适当锻炼,加强营养,可以在深秋接种流感疫苗,也可以吃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如胸腺肽、转移因子、中药玉屏风丸等。
4、防止感染
慢阻肺患者要特别预防感冒,防治细菌感染,以免引起急性发作。因为每一次的急性发作,肺功能只能恢复到发病前的80%,肺功能越差,最终就可能引发重症。因此,建议有慢阻肺疾病的人,每年可以打一次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的发生。
COP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并提高提升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能力。
戒烟,老年人必须在生活中戒烟,因为烟对老年人的肺部的伤害是相当大的,而且这个是极简单的操作过程,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涸中都是有益于减少COPD的发生和发展。
减少接触污染,老年人一定要记得,减少接触污染的职业和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和有害的颗粒吸入到患者的肺部,可以减少了气道和肺部的异常发炎现象。
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双手举几斤重的东西,在上举时呼气等。
呼吸功能锻炼,COPD患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乃至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珈、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可借助于肺得康)、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
对于出现了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都要听从国家的预防建议,提前打好这些疫苗。还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老年人个人体质,提高个人的免疫力,可以有效地帮助改善自身的机体。定期要做好肺功能监测,如果早发现COPD并及时加以干预。
通过本文介绍的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使慢阻肺病人在延缓病情进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 聂思凡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