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烧伤后如何处理?

了解一些日常的急救知识,对我们的生命健康有非常大的保障,能够更快的应对突发事件。那么,日常生活中烧伤要怎么急救处理呢?佰佰安全网为您普及相关的医疗卫生小知识。

什么是烧伤?

烧伤一般指热力,包括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

引发烧伤的原因有哪些?

1、高温

大多数人都认为高温是引起烧伤的唯一原因,然而,某些化学物质和电流也能引起灼伤,皮肤常常只是身体烧伤的一部分,皮下组织也可能被烧伤,甚至没有皮肤烧伤时,也可能有内部器官烧伤,例如,饮入很烫的液体或腐蚀性的物质(如酸等)能灼伤食管和胃,在建筑物火灾中,吸入烟或热空气,可能造成肺部烧伤。

烧伤的组织可能坏死,组织烧伤时,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引起组织水肿,大面积烧伤时,血管渗透性异常,丢失大量液体,可能引起休克,休克时,血压很低,流到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减少。

2、电灼伤

是由电流流经身体时产生5000℃以上高温引起的,有时又称为电弧烧伤,在电流进入身体的部位,皮肤常常被完全破坏和烧焦,因为接触带电体的皮肤电阻很高,大量的电能在那里转换成热量使表面烧伤,大多数电灼伤也严重损伤皮下组织,烧伤的范围和深度各不相同,影响范围可能比灼伤皮肤的面积大得多,严重的电休克可使呼吸暂停,心律不齐,引起危险的心率紊乱。

3、化学烧伤

可由各种刺激性和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包括强酸,强碱,苯酚,甲苯(有机溶剂),芥子气,磷等,化学烧伤可引起组织坏死并在烧伤后几小时慢慢扩展。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烧伤意外?

在各种原因导致的烧伤患者中,由于老人和婴幼儿(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反应能力和自制能力差,在生活中最易受到伤害。某些存在癫痫、脑瘫、脑梗或骨折等病症的患者,因疾病发作或行动不便、反应迟缓而遭遇烧伤意外伤害的,也比较常见。另外,在工业生产一线(如化工厂、制药厂、鞭炮厂、加油站、液化气站等)的劳动者可能因工作中受到热液、火焰、烈性化学品和电的烧伤,随着我国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加大劳动保护监管,烧伤工伤发病率逐年趋缓。

烧伤后如何处理

1、轻度烧伤处理

(1)用冷水冲洗,或将烧伤部位泡在冷水里,直至不感到疼痛和灼热为止。不宜浸泡部位可用冷敷法,借以减轻疼痛,抑制伤势的发展。

(2)烧烫伤时穿着的衣服,要在冷水冲洗后用剪刀剪除。用清水冲洗后,搌干,局部涂各种烫伤膏(市售),无需包扎。

(3)不要把水疱挤破。当水疱过大时可用缝衣针(火灼烧几秒钟或用60度白酒、75%酒精消毒后)刺破水疱,慢慢放出疱液,但切忌剪除表皮。

(4)创面冲洗搌干后,涂上烫伤膏。可不用包扎或用干净布覆盖。

2、较严重的烧伤

(1)救护病人尽快安全脱离失火现场。

(2)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冷却烧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可用水管冲或将干净的布单浸上冷水进行冷敷。

(3)清除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烧伤易发生窒息,要高度警惕。一旦发生窒息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妥善保护创面:用干净的纱布、被单、衣服覆盖在创面上,或包好后用衣夹固定。尽量不要弄破水疱,以保护表皮。

(5)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3、强酸烧伤

(1)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

(2)用弱碱溶液中和,如苏打水、肥皂水,很淡的石炭水等。对石炭酸烧伤使用淡酒精中和为好。

(3)如果酸类经口咽下,应用粘膜保护剂牛奶、淀粉、稠米汤、面糊或氢氧化铝等口服。为防止胃穿孔,一般不应洗胃。

(4)剧烈疼痛者,应给予止痛剂,如强痛定、杜冷丁、吗啡等,防止疼痛性休克。患者如有呼吸困难,循环衰竭,应注射强心剂、呼吸兴奋剂、吸氧或做其他对症处理。

(5)较重的烧伤均应送医院治疗。

4、强碱烧伤

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或用酸碱中和方法,用食醋来清洗。

生石灰烧伤,先除去皮肤上的生石灰,再用大量清水冲洗,不要直接用水冲洗,生石灰遇水会产生大量热量灼伤皮肤。

烧伤病人应该注意什么?

1、烧伤部位的护理:除按医生的要求定时到医院换药外,在家应注意体位,如为四肢烧伤者应抬高患肢,保持功能位,面部烧伤宜取半卧位,以减轻肿胀,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扎部位观察松紧度和外层敷料有无渗出液,同时保持局部的清洁,防止污染创面,待创面愈合后开始活动,防止功能障碍,如手部的运动,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温一般维持在26-30度,湿度50-60%之间为宜,这样利于烧伤病人的保养,对创面的愈合也起到辅作用。

3、营养的调配:原则上是高蛋白、高热量(如鱼、肉、蛋等)、高维生素(多食青菜、水果)、和适量的脂肪饮食。

温馨提示:烧伤很严重,请大家从生活点滴做起,做好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希望佰佰安全网本文的医疗安全小知识对您有所帮助哦!


责任编辑: 聂思凡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