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药品有哪些副作用?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话不一定科学,但药物确实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副作用。药物副作用的危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了,但注意防范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药品有哪些副作用?如何防范呢?佰佰安全网来说说与之相关的用药安全小知识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老百姓俗称的“副作用”就是指药品不良反应。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出现这类反应的药品具有两种以上的药理学作用,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副作用发生的概率

严格来说,所有的药,包括化学药、中药、中成药都有副作用,只是不一定每个人每次使用都会表现出来。

以降压药为例,硝苯地平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降压药,它有一个很常见的副作用是踝部水肿。然而并不是所有吃硝苯地平的患者都出现,也不是吃药多的就出现,吃药少的就不出现。

药品副作用有哪些?

各类药品的副作用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有的症状较轻,让人感到困倦和口渴;像麻黄碱在止喘的同时,能兴奋中枢神经,引起失眠。止喘是它的治疗作用,失眠则是它的副作用。阿托品在缓解胃肠道平滑肌痉挛的同时,能引起口干、视觉模糊,解痉是它的治疗作用,口干、视觉模糊则为它的副作用。有的像抗癌剂的副作用那样症状较重。

说到大家身边常见的药品,有用作头痛药的消炎镇痛剂,它的副作用是给胃粘膜增加负担。因此两种药经常一并出现在同一处方中。

药品副作用的危害

药物副作用最易损害的地方,就是我们人体的肝脏。大多数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灭活和转化,肝脏则会以代谢的方式将它们彻底分解或以原形排出体外。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肝脏的“解毒功能”。

据科学研究,目前会造成肝脏损害的药物约有1000多种,大多数药物在规范使用时其引起的肝损害是可预见并可逆的。

药物本身有一定的肝毒性,这在药品说明书上都会标明。药物对肝脏的影响一般与服用的剂量和服用时间有关,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即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各种急慢性的肝脏疾病。

服用药品出现副作用怎么办?

一旦出现药物副作用,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要无端猜忌。可以首先自行检查一下在用药物的有效期、药物的包装和外形是否符合规定。然后细心阅读、对照一下说明书中有关副作用的描述。如果发现自己的症状在名单之列,说明你的副作用属“意料之中”的不良反应。如果不在,最好尽快向主诊医生反映情况,医生会常规启动药物副作用监测机制,并及时告知你下一步该怎么做。

如果副作用很明显,并难以承受所造成的痛苦,建议立即停药,并尽快向主诊医生反映。但如果副作用轻微,且在说明书罗列的名单之列,建议不要自作主张,随性采取可能会影响医生诊疗和观察的行动!

如何避免药品的副作用?

一、明确药品的副作用。按有关规定,药品的毒副作用以及服用禁忌症必须在药品说明书中注明,但一些药品厂家和经销商在大肆宣传药品的疗效时,却对药品的毒副作用避而不谈,倘若大夫开方时再不加以说明,对服药者就已经埋下了隐患。因此,病患者不论跟广告或遵医嘱服药都必须事先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其毒副作用,加强自我保护。

二、注意药品的合理搭配。有几种药品虽然不治同一个病,但里面却含有性质相近或相同的成份。如果一个人同时患几种病,找几个科的大夫开方,就应当让大夫之间彼此了解病历和处方,以防止药品联用带来的毒副作用。

三、不要迷信洋药。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种族的人,对同类药品的代谢和吸收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对西方人毒副作用很小的药品,对中国人却有很强的毒副作用。比如,从德国引进的抗过敏药物“顿克”,在我国试用于大量人群之后,因其毒副作用太大,已被卫生部崐明文取缔。所以,一些人对洋药的迷信是不可取的。

四、不要迷信“秘方”。一些游医、野医抓住人们病急乱投医的心理,拿出治疗“哮喘”、“牛皮癣”、“癫痫”等疑难症的秘方来骗人,有的虽短期见效,但停用后即复发或加重,或引起其他严重疾病。殊不知他们的秘方中往往加入了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铅、汞等有毒物质或过量使用了激素。等病人觉察,已悔之晚矣。

总之,药物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药物也和人一样存在着好的和坏的多面性。治好疾病是医患双方共同的目标,医生能做的只是全面评估药物对患者的获益和危害,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性价值,同时规避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而作为患者,理应摆正心态,并尽可能配合医生的药物处方和非药物处方。


责任编辑: 聂思凡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