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海洋灾害的形成有哪些人为因素?

我国海洋灾害主要以风暴潮、海浪、海冰、赤潮和绿潮等灾害为主,海平面变化、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咸潮入侵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此外,我国还存在发生海啸巨灾的潜在风险。海洋灾害对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那么,海洋灾害必然与人类排污脱不开关系,海洋灾害的形成有哪些人为因素?下面佰佰安全网就讲解下这方面的海洋灾害小知识

海洋灾害的定义

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台风等。

海洋灾害的形成有哪些人为因素?

我们知道,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沿岸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例如,强风暴潮所导致的海侵(即海水上陆),在我国少则几公里,多则20公里~30公里,甚至达70公里,某次海潮曾淹没多达7个县。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等。

另外,海洋污染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新型海洋灾害。

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染物质原子核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最终又将危害人类自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石油及其产品。

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成的溶剂油、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以及经裂化、催化重整而成的各种产品。主要是在开采、运输、炼制及使用等过程中流失而直接排放或间接输送入海;是当前海洋中主要的、且易被感官觉察的量大、面广,对海洋生物能产生有害影响,并能损害优美的海滨环境的污染物。

二、金属和酸、碱。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等金属和磷、硫、砷等非金属以及酸、碱等。主要来自工、农业废水和煤与石油燃烧而生成的废气转移入海。这类物质入海后往往是河口、港湾及近岸水域中的重要污染物,或直接危害 海洋生物的生存,或蓄积于海洋生物体内而影响其利用价值。

三、农药。

主要自森林、农田等施用农药而随水流迁移入海,或逸入大气,经搬运而沉降入海。有汞、铜等重金属农药,有机磷农药,百草枯、蔬草灭等除莠剂,滴滴涕、六六六、狄氏剂、艾氏剂、五氯苯酚等有机氯农药以及多在工业上应用而其性质与有机氯农药相似的多氯联苯等。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性质稳定,能在海水中长期残留,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并因它们疏水亲油易富集在生物体内,对 海洋生物危害尤大。

四、放射性物质。

主要来自核武器爆炸、核工业和核动力船舰等的排污。有铈-114、钚-239、锶-90、 碘-131、铯-137、钌-106、铑-106、铁-55、锰-54、锌-65和钴-60等。其中以锶-90、铯-137和钚-239的排放量较大,半衰期较长,对海洋的污染较为严重。

五、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这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污染物,有来自造纸、印染和食品等工业的纤维素、木质素、果胶、醣类、糠醛、油脂等以及来自生活污水的粪便、洗涤剂和各种食物残渣等。造纸、食品等工业的废物入海后以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为其特征;生活污水中除含有寄生虫、致病菌外,还带有氮、磷等营养盐类,可导致富营养化,甚至形成赤潮。

六、热污染和固体废物。

热污染主要来自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冷却水的排放,可导致局部海区水温上升,使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和影响海洋生物的新陈代谢,严重时可使动植物的群落发生改变,对热带水域的影响较为明显。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工程残土、城市垃圾及疏浚泥等,投弃入海后能破坏海滨自然环境及生物栖息生境。

不同海洋灾害给我国带来的危害

风暴潮:“杀人魔王”

风暴潮被称为“杀人魔王”。《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在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气象海啸”或“风潮”。风暴潮会使受到影响的海区的潮位超过正常潮位。如果风暴潮恰好与影响海区天文潮位高潮相重叠,就会使水位暴涨,海水涌进内陆将造成巨大破坏。

海浪: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

海浪与风暴潮灾害一样,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我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大的海洋灾害类型。《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影响我国的海洋灾害中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最多的就是海浪灾害,占总死亡(含失踪)人数的77%。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和强冷空气大风等引起的海浪被称为灾害性海浪,有些学者还把它称为风暴浪或飓风浪。灾害性海浪在近海常能掀翻船舶,摧毁海上工程,给海上航行、海上施工、海上军事活动、渔业捕捞等带来危害。

赤潮:“海洋杀手”

赤潮被称为“海洋杀手”,是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海水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引用名,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其实赤潮不一定都是红色,因形成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赤潮海域水体会呈现红、黄、绿和褐等色。赤潮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由于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随之逐年增加。

海冰:冬季北部海区最严重

海冰是冬季影响中国北部海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具体来说是指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和设施安全运行的灾害,对海上航运、海洋工程和油气开采及港口作业安全影响较大。尽管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北部海区的海冰灾害有所减轻,但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往往伴随着极端天气事件和区域气候异常的发生,对于海冰灾害,不能疏于防范,应当加强警惕。

如何防范海洋灾害?

一、热带气旋防范措施

根据以防为主,防范和自救并重,力争使灾情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原则,结合沿海实际,特制防范措施

1、成立防范机构,保持信息畅通,保持联系,随时应急待命。

2、关注动向,做好准确气象观测与预报,加强宣传,动员社会力量集中抗灾。

3、及时疏散危房居住人口,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山塘、水库、建筑工地、住宅新区等在建工程的人员疏散,山体滑坡,排水疏渠,保证水流畅通。

4、灾情自救,准备充足的抗灾救援物资。人员、物资、交通随时准备,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处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过后,及时统计灾情,以便安抚和恢复生产、生活。

二、风暴潮防范措施

在沿海区风暴潮观测站,加强对风暴潮水文基础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和加强对风暴潮的预警机制,提高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

目前用于风暴潮预报的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其一,经验统计预报方法;其二,数值预报方法。前者是建立风暴潮多位与气象因素(例如,海面气压、盛行风风力和风向)的相关关系。因为这类方法需要有足够长系列的观测资料而受到限制。随着现代计算机的普及,世界各国正在采用后一类方法进行风暴潮预报。它是在给定的气压场、风场(由天气数值预报实现)作用下,在合理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下数值求解风暴潮的基本方程组,从而给出整个计算域的风暴潮位时空分布,其中包括了最具有实际预报意义的岸边风暴潮位、分布。此类方法的精度敏感于风场预报的精度。

三、海啸防御措施

1、海洋地震的理论研究需要大大加强,建立起完善的预报机制。

2、加强海洋断层探测。海里需要安装大量地下探测仪,形成流动的海洋地震监测网。

3、建立完善、反应快速的应急防震体系。如果收到了海啸将登陆的预警,我们疏散人群的速度能有多快?救护和救援力量能不能及时赶到?医疗、卫生、交通和能源等等,整个城市的综合应急防灾体系是否健全?提前的预警的提前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4、提高沿海重要建筑的抗海啸标准。如提高海塘、防潮堤抗海啸能力。

总之,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如卫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1、加强预警。在全球范围建立海洋灾害监视监测网,实现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

2、建立完备、科学的防御体系。从机构设置到运行机制,从科学观测到防范救灾都要体现有一个快速高效的防御体系。

3、提高防灾工程的工程质量和防灾标准。

4、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宣传,提高沿海地区人们的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海洋灾害是我们人类要共同应对的难题,我们要从源头做好防范工作,应尽可能减少对海洋的污染从而减少海洋灾害发生的几率,海洋灾害知识,是你我都应知晓的必备常识,要多多宣传哦!


责任编辑: 陈淼琪

科普

科学知识改变你我生活普及安全畅享平安幸福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二维码
推荐 0
收藏 0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