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什么是合同欺诈

2018-03-10 18:03:31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466人阅读
导语:

很多单位和个人在办理相关事宜的时候,都会涉及到签合同。什么是合同欺诈?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专业内容,可以登陆佰佰安全网。

什么是合同欺诈

生活中有很多人平时根本没有接触过合同,就更谈不上了解合同法了。但是,有很多人却利用这个漏洞,对被害人实施欺诈。什么是合同欺诈?这是很多人比较关注的问题,常见的合同欺诈有哪些?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阐述。

我国民事法律所定义的合同欺诈行为,是指签订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故意告之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其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常见的合同欺诈有以下情形:

1、不具备对外签订合同的资格,却与对方以平等主体签订合同,常见的是不具备法人资格却以法人资格签约,发生经济纠纷后,订立合同者不出面,却以另一位所谓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出面周旋,装聋作哑,拖延敷衍。

2、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却与对方签订大额合同,套取资金和物资。

3、“皮包公司”和“作坊企业”夸大字号,欺骗对方。如有的企业只是一个小作坊,却挂靠知名企业或行政机关,给人造成假象,引透对方签订大额合同。

4、设置语言陷阱,让对方有口难言。在合同条款的语言表述上,有的故意留下歧义,在签约时作一种解释,在履行时又作另一种解释,让对方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

5、故意设优惠条款,引诱对方自投罗网。有的合同一方提出的条件很透人,让对方觉得有大利可图,于是在其他方面放松戒备,上当受骗。

6、采取突然变更合同条款的方式,让对方措手不及;或订立明知对方不能履行的合同,以获取违约金或赔偿金。有的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先设立可以变更的条款,然后在估计对方不能随之变更时突然提出变更关键条款,使对方进退两难。有的明知对方无法履行合同,便加大违约或赔偿责任。待对方签约后,索取大额的赔偿金和违约金。

以上就是本期商业欺诈安全小知识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在详细阅读本期内容之后,会对合同欺诈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一旦遇到合同欺诈之后,希望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何显抢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