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传性细菌病害其危害巨大,会造成农作物的品质下降,大幅减产甚至是绝收,那么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有哪些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大量使用农化产品,土壤的病害增多,如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感染等,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造成一些植物烂根,烂茎,灰霉,干尖,纹枯,立枯,叶斑等出现。那么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水稻纹枯病
纹枯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它寄主残体上越冬。带菌谷种和病稻草是白叶枯病菌主要初侵染源,其它还有再生稻、稻桩、杂草等。
2、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属于土传病害,可以菌丝体在土壤中和粪肥中越冬。小麦包囊线虫主要土壤传播,病原线虫主要以包囊在土壤中越冬。
3、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玉米茎基腐病是土传病害,禾谷镰孢和腐霉菌分别以菌丝、分生孢子和卵孢子在病株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
4、大豆根腐病
大豆根腐病由多种病原菌感染,根部和茎基部受害。主要有四种:链孢菌根腐病、丝核菌根腐病、腐霉菌根腐病、疫霉菌根腐病。
5、棉花立枯病
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较少以菌丝体潜伏在种子内越冬线虫在土壤中完成生活循环。棉苗红腐病病菌随病残体或在土壤中腐生越冬,病菌产生的分生孢子和菌丝体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
以上就是土壤土传性细菌病害有哪些的内容介绍,以上这些病害除了猝倒病和立枯病主要在幼苗期发病外,大部分苗期发生不明显,一般均在营养生长期转入生殖生长期之间开始发病,直至中、后期。其病原物大多习居或半习居于土壤中,寄主范围广,且具有传染性,一旦大面积发生很难根除。如需了解更多土壤病害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自然灾害常识栏目吧。
责任编辑:王小丽
02/28木鳖果原来价值这么多,平时都忽略了
07/17服用性药时该注意什么?
06/16损伤性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
07/17老年人性生活技巧有哪些
05/20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
07/16老年患上老人幻想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