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荸荠秆枯病的为害症状

2019-07-26 18:05:44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224人阅读
导语:

荸荠常见病害主要有枯萎病、茎腐病、菌核病等,农民 称“荸荠瘟”,是由这几种病害共同作用的结果。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病早,蔓延快,危害大,是荸荠毁灭 性病 害。那么荸荠秆枯病的危害症状有哪些呢?

荸荠又叫马蹄,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有“地下雪梨”的美誉,既可做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那么荸荠秆枯病的为害症状有哪些呢?如何防治呢?

荸荠秆枯病的为害症状

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荸荠的叶鞘、茎秆、花器等部位。

①叶鞘。受侵害初期,基部呈现暗绿色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以后很快扩展到整个叶鞘,病部在后期干燥后变成灰白色,其上着生有黑色小点或长短不一的黑色线条点,即为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条件适宜时,病菌迅速向上部叶状茎扩散。

②茎秆。感病后,初期也呈现水渍状椭圆形、梭形或不定形黑绿色病斑,后期其病斑上也会着生小黑点或黑色短线条点,湿度大时病斑上会产生浅灰色霉层,受害严重时病斑成条状。此时病茎组织会变得很软,病部凹陷,全株枯死,极易造成茎秆倒伏。

③花器。多发生在鳞片或穗颈部,致使花器枯黄,湿度大时病部可产生灰白色霉层。

发病特点

该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随病株遗落在土壤中或球茎上越冬。翌年4月,气候条件适宜时从荸荠的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组织内为害,可借助风雨或灌溉水进行传播蔓延。早栽的荸荠在8月初始发病,8∼9月是发病盛期;晚栽的荸荠在8月底至9月初始发病,特别是白露节后如遇连续大雾天气,烈日下可成片蔓延发病。该病发生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32℃,适宜发病温度在23∼29℃。

荸荠生长期气温在17∼29℃时,如遇连阴雨或浓雾、露水重的天气则有利于发病。采用病株球茎留种或在重病田块里连续种植,往往发病早且发病重。此外,荸荠种植过密,封行过早,造成田间通风透光性差;或荸荠生长早期施用氮肥过多,磷钾肥缺乏,植株徒长柔弱等都会加重病情。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一般大红袍荸荠比苏荠、桂林马蹄等抗病性强。

荸荠秆枯病的防治方法

1、合理轮作,与非荸荠秆枯病寄主实行3年以上轮作,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病菌残留。并在种植前及时将田间前茬作物病残体集中带出田外烧毁,全园喷施消毒剂加护树大将军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大大减少荸荠秆枯病初侵染源。

2、选种抗病品种,并在定植时将荸荠苗放在消毒剂加新高脂膜溶液中齐腰浸泡3~5小时后再种植,可缩短植株缓苗期、隔离病菌感染、保护幼苗生长良好。

3、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排灌水分开管理,避免串灌或漫灌。发现染病植株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以减少田间秆枯病侵染源。并喷施针对性药剂进行防治,同时配合新高脂膜800倍液混合使用,以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关于荸荠秆枯病的为害症状的知识小编就为您介绍到这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荸荠秆枯病的知识,来佰佰安全网来查询搜索相关栏目吧。


责任编辑:陈淼琪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