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果长期缺乏运动,会使全身血管血容量减少,心脏功能减退,加重中老年人的心脏病,提前发生动脉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病症。还会使老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人体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并增大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可能性。
我们都知道一句老话,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除了能够增强身体健康水平之外,还能够健脑、使人心情愉悦。运动对老人的身心都非常有益,老人应适当的做些能力范围的运动,还可以对老年人心理问题起到康复的作用。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呢?如抑郁、焦虑、偏执、安全感缺乏等。适合老年人心理康复运动有哪些呢?
1.情绪控制能力差、易冲动、暴躁的老人应多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的步行及游泳和射击等缓慢、持久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情绪控制能力。
2.遇事紧张的老人应该多参加公开激烈性的体育比赛,如足球、篮球、排球等。因为这种比赛类型的运动,赛事紧张,要沉着冷静的应对才可以取得优势。经常在这种激烈的赛场上经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再那么紧张,可以较轻松面对事物。
3.孤独怪僻的老人应多参加集体运动,如接力跑、排球、足球等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团队合作的运动可以使老人更热爱集体与同伴交往。
4.自负逞强的老人可以多参加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活动,如马拉松、跳水、意识体操等,也可找一些实力水平超过自己的对手下棋、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等,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山外有山,万万不能自负、骄傲。
5.腼腆胆怯者的老人可以多参加游泳、溜冰、滑雪、举重、摔跤、单双杠、跳马、平衡木等项目运动。这些可以让老人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跌痛等各种胆怯心理,克服种种障碍,变得勇敢无畏。
、作为心理纠正的训练内容的体育锻炼,不是一般运动训练和娱乐游戏活动,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的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要注意运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还要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要想达到心理转化目的,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的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由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身体情况特殊的老人最好去医院做身体检查,根据自己身体情况由专业的康复医生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康复运动。但归根结底,合适的运动便是那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项目。想了解更多的老人心理健康小常识,请多关注佰佰安全网。
责任编辑:李美善
2022.02.26 21:54:36
2022.02.26 21:51:16
2022.02.26 21:49:12
2022.02.26 21:47:56
2021.02.07 18:48:45
2021.01.31 11:22:25
10/27行程码的工作原理、打开方式以及它和健康码的区别有哪些,来一起了解下
07/13老人走失后如何寻找
07/16患病老人有哪些特点和护理需求?
05/01生活中常见的邻里纠纷问题有哪些?
11/30照顾瘫痪老人需要什么物品,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跟小编了解吧
02/25调味品健康使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