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2018-11-25 18:38:32 来源: 佰佰安全网 4017人阅读
导语: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怎么办?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接下来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方面的知识吧。

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怎么办?

当宝宝还没有出生时,妈妈的子宫让他们获得绝对的安全。当宝宝出生后,离开了那个温暖、安全、舒适的地方,于是开始寻求新的依恋。那么,孩子粘人源于缺乏安全感,怎么办?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我儿子现在2岁8个月了,上幼儿园小班,特爱粘人。每次送他去幼儿园他都要哭两下才走,平时也特别粘我。男孩子这样可不好,我该怎么办?”宝宝喜欢粘着妈妈,是让很多妈妈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些喜欢粘人的孩子,许多妈妈担心孩子会太胆小、过于依恋父母、以后不敢独立……专家表示,0~3岁的孩子适当地粘人并不是坏事,但过于粘人或完全不粘人就应警惕了。

专家分析如何区分孩子是不是粘人

孩子适度粘人属正常

“宝宝粘人是没有问题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安全地出来,对外界的环境感到恐惧,是正常的表现。”中国完形教育广西分支机构老师何明谦说。

那么,怎样的“粘”是正常的呢?南宁市兴华文化教育培训学校的首席讲师李铮举例说,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与妈妈之间的亲密与分离的状态有三种表现:

第一种是适度粘人、健康的分离状况。这类孩子在入园时,面对妈妈的离开,会因舍不得而哭泣,但哭了一会儿后,能很快地融入新的环境和秩序。到了放学时间妈妈来接时,他们会因见到妈妈而非常高兴。李铮解释,这种孩子是健康的,他会在与妈妈分开时出现适度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与妈妈建立亲密关系后的正常表现。

第二种是不粘人、完全分离的状态。他们在入园时,对妈妈的离开感到无所谓,既不哭也不闹,放学后妈妈来接时,孩子再次看到妈妈也不会感到兴奋。在幼儿园期间,这类孩子对事物比较冷漠,对老师的教学也不配合。这类孩子是不正常的。“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左右时还不能与妈妈建立起亲密关系,他长大后能与谁建立亲密关系?”李铮说。但是,在实际中,很多家长却错误地认为这类孩子是最乖、最省心的。

最后一种是过于粘人、病态分离的状态。这类孩子在与妈妈分开时老哭个不停,甚至抱着妈妈死不放手。放学后妈妈来接时,孩子看到妈妈也并不高兴,而会埋怨妈妈把自己丢下。这类孩子,就是人们常说的喜欢粘人的孩子。他们由于出现过多的分离焦虑,而不能在幼儿园里进行日常的活动,因此也是病态的,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过于粘人家长需反思

何明谦认为,孩子出现过于粘人,并不是孩子的问题,家长更应该把焦点拉到自己的身上审视自己。

家长应该先看看自己给孩子创设的环境否是令他感到安全。这种安全并不是让妈妈为孩子准备好一切,而是要在心灵上让孩子感到安全。如果妈妈在处理事情时反应偏于敏感,如遇事时常惊慌失措,那么这种紧张的情绪和状态很容易让孩子接收到,从而也产生对环境的不信任感和紧张、焦虑的情绪。这样的孩子就比较胆小粘人。因此妈妈在应付孩子过于粘人的问题时,要先看看自己在遇事时是否能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如果不能要做出调整。

让孩子感到环境安全了,就要放开束缚,让孩子多去探索和尝试。何明谦说,孩子在几次尝试成功后,便会暗示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然后认可自己的能力,从而逐渐树立起安全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去尝试了,却没达到目标,这时妈妈也不应该贬损孩子,反而更要支持。妈妈的爱是培养孩子自信最有力的保证。

另外何明谦表示,家长还应审视自己,是否平时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与孩子在一起时,只是形式上的陪伴,还是也做到了心灵上的陪伴?

专家建议

孩子爱妈妈才会爱别人

3岁前要建立亲密关系

0~3岁,尤其是1岁半至3岁之间,是培养孩子的依恋关系的敏感期。李铮说,如果一个孩子在3岁前,没有与妈妈形成健康的亲密关系,则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自身的安全感,从而出现完全不能分离或过于分离两种病态的依恋关系。那么,孩子在3岁前,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与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

李铮认为,要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亲密关系基础,妈妈应该在孩子3岁前全身心地呵护、照顾孩子。如果不能做到,也要保证每天有2小时陪伴、照顾孩子。“孩子在3岁前,千万不要完全丢给保姆或者爷爷奶奶带。而如果妈妈必须与孩子分离,在孩子3岁前分离最好不要超过3天,6岁前不要超过一个星期。”李铮说。如果孩子与妈妈分开的时间长了,其本来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可能会中断。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关系是所有亲密关系的基础,只有与妈妈的爱连接上了,才能去爱别人。

帮孩子重建安全感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以上两种病态的依恋关系,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李铮表示,对过于粘妈妈的孩子,首先妈妈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当孩子粘着你时,不要把孩子推开,也不要赶紧躲得远远的,因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

其次,妈妈要时常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妈妈不会抛弃你。”千万别拿“妈妈不要你了”“真想把你塞回肚子里去”这些话来逗孩子或吓唬孩子,这些话只会让孩子的安全感更加流失。

再次,当妈妈离开孩子时,最好能明确而形象地告诉孩子自己什么时候会回来,比如“当这根短的时针指到4时,妈妈就回来了”,或者“宝宝每天早上睡一觉就在日历上打一个小勾,当小勾填满到20这个数字时,妈妈就回来了”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回来的承诺应该准时兑现,并且做到全家的承诺一致。如果承诺没有兑现,孩子会感到自己被骗,而逐渐丧失安全感。

最后,应该在教育之初就教导孩子要爱父母和孝顺父母,而非只关注自己的需要,让孩子懂得爱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才去爱的。在这方面,国学的经典教育可以发挥作用。如让孩子学习《弟子规》,能给孩子获得更多的力量去爱父母,让孩子因爱父母而懂得体谅、孝顺父母,而非因恐惧父母的离开而孝顺父母。最关键的是,孩子《弟子规》的学习,不是单独拿出来要求孩子做到,而是父母先做到,老师先做到,让孩子从榜样的身上去学习,所以中国的古语说得好:“言教讼,身教从”。

“而对于冷漠、完全不粘人的孩子,家长也要警惕,不能认为这样的孩子乖,让大人没负担,就认为是好的。”李铮说。对待这样的孩子,妈妈应给予更多的肢体爱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爱,并做到与孩子多交流,让他能在妈妈面前说出自己的心声。

要给孩子有质量的陪伴,用心去爱你的孩子,陪着你的孩子。不论他之前这份安全感是怎样缺失的,不得而知,但从现在开始这三点是可以做的。如果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好处等有关儿童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儿童早期安全教育安全常识栏目。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