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病与赤星病是植物上经常出现的两种病害,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有时种植物户也分不清,那么野火病与赤星病有哪些区别呢?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赤星病不但危害植物叶片,严重时也危害果实。起初是叶面出现黄橙色具有光泽的小斑,后扩展为近圆形的较大病斑,直径4-8毫米,叶正面病斑表面密生小黑点即病菌性子器,从中溢出淡黄色粘液,病斑凹陷,叶背出现山羊胡子状的病菌锈子腔,那赤星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饼肥,控制氮肥用量,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烟株抗病能力;合理密植:尤其是发病严重的地区,要求成株期不封行,连片面积适中,不要过大,避免病害一旦流行,难以控制;发病初期,也可用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连续2~3次:或用30%大克力悬浮剂600~800倍液、或用47%保丰宁可湿性粉剂600—9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亩50~75kg,每7~10天一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下面来看看野火病与赤星病有哪些区别吧?
1、赤星病
大田中后期,烟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病斑,初期为黄褐色圆形小点,以后扩大到1~2cm,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上面产生明显的以病斑:中央为圆心的同心轮纹,质脆、易破碎。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田间诊断的依据);天气干旱时,病斑中央常破裂,易产生穿孔。严重时,病斑可相互遇合形成大的病斑,并破裂脱落。主脉、花梗、蒴果和茎被病菌侵染时,可产生较小的深褐色或黑色斑点,接近采收时,茎部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深褐色凹陷病斑。
2、野火病
野火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害花、蒴果和种子。叶上症状初为水渍状圆形褪色的小斑点,后来斑点扩大,中心变成褐色,周围有一圈很宽的黄绿色晕环,于幼苗期或气候潮湿时最为明显,直径可达1~2厘米。病斑合并后成不规则的大斑,上有轮纹。天气潮湿时病部表面有薄层溢脓,干燥后病斑褐色部分枯焦破碎,穿孔脱落。在多雨潮湿,幼苗密集的情况下,病害蔓延迅速,往往引起幼苗成片腐烂,倒伏死亡,如被野火焚烧状。茎、蒴果、萼片发病后,上面生有不规则形的小斑,初呈水渍状,以后变褐枯死。茎上病斑略下陷,黄晕圈则不如叶上显著。
以上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野火病与赤星病有哪些区别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赤星病的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责任编辑:张小付
2022.09.30 17:20:03
2020.10.03 16:05:07
2020.10.02 14:58:38
2020.10.01 17:52:52
2020.08.29 13:49:28
2020.08.28 17:32:36
07/17男女之间性爱的方式有哪些?
07/17性爱时调情的方法有哪些?
10/27行程码的工作原理、打开方式以及它和健康码的区别有哪些,来一起了解下
07/17常见的性情趣用品有哪些?
07/17汽油的储存条件有哪些?
07/17硫酸的储存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