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为什么吊丝虫不好治理

2018-10-17 17:15:14 来源: 佰佰安全网 2481人阅读
导语:

吊丝虫幼虫深褐色,后变为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0~12毫米,纺锤形,体上生稀疏长而黑的刚毛。头部黄褐色,前胸背板上有淡褐色无毛的小点组成两个“U”字形纹,那么为什么吊丝虫不好治理呢?让佰佰安全网小编来告诉大家吧。

为什么吊丝虫不好治理

合理安排茬口,避免十字花科蔬菜连作,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残株落叶,并随即翻耕,消灭越夏、越冬虫口,沟渠田边等处的杂草,减少吊丝虫成虫产卵场所和幼虫食料,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下面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吊丝虫不好治理吧?

1、菜农在防虫指导思想上处于被动,不见虫不打药,忽视了前期预防的措施。

2、只注重小菜蛾幼虫的防治,而忽视了对其成虫的防治,这是吊丝虫越防越多的根源。

3、十字花科蔬菜年年连作、菜场没有统一协防制度等不合理的种植模式及缺乏统一管理、各自为阵的家庭管理模式,导致虫口基数大及输入性迁移为害。

4、菜农长期高密度、高剂量、多种药剂混用等不科学的使用方法,导致吊丝虫抗药性强,可能产生了许多变种类型,致使许多常规药剂对其防治根本无效。

5、吊丝虫为害隐蔽性强,药剂很难直接触及;加之单位时间内取食量相对较小,未达到致死剂量药效就已减退。

6、菜场生态系统已受到严重破坏,小菜蛾天敌如寄生蜂类昆虫数量越来越少,有些菜场甚至几乎灭绝。

以上佰佰安全网小编介绍的为什么吊丝虫不好治理的内容,一旦发现要赶紧治理,否则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


责任编辑:张小付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