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静脉注射青霉素注意事项

2018-08-21 17:24:47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731人阅读
导语:

青霉素具有抗菌强、疗效高、毒性低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临床上可以静脉注射,那么,静脉注射青霉素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静脉注射青霉素注意事项

青霉素静脉滴注局部刺激轻、能迅速提高血药浓度,是最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然而,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其治疗作用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介绍下静脉注射青霉素注意事项。

1、药物种类的选择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主要含有f、g、x、k和双氢等5种,其中青霉素g较为稳定,抗菌作用较强,最为常用。青霉素g是一种不稳定的酸,难溶于水,其钾、钠盐性质稳定,易溶于水。钾盐和钠盐均可静滴,但应尽量使用钠盐。每1000万u青霉素g钾盐中含钾679mg,相当于1.3g氯化钾。大剂量青霉素g钾盐快速滴入,可致机体电解质紊乱,重者心律失常,甚至使心脏停搏,尤其对休克患者,肾功能不良者要特别注意。如静滴青霉素g钾盐,其浓度以每毫升不超过1万u、滴入以每小时输入的钾不超过20mg当量为宜。切忌青霉素g钾盐直接静脉注射。

2、药物剂量的选择

青霉素的用量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剂量过小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容易产生耐药菌株;用量过大既浪费药物又可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合理掌握用量至关重要。青霉素g对敏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v)为0.1μg/ml以下,血药浓度为miv的5~10倍为最好,高于此浓度杀菌力不增加,其制菌作用并不增强。故除抢救危重病人可适当增加静滴药物浓度外,青霉素g的一般用量为200~1000万u。然而临床上其剂量远远超过常用量,并且日趋加大。究其原因:一是细菌耐药,二是认为青霉素g毒性小,剂量增大不会有什么危险。其实青霉素g的量效关系并不呈正比例关系,大剂量用药也并非安全。青霉素g浓度达8~10万u/ml,即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因青霉素脑病而死亡,尤其是肾功能减退或老年病人,更应特别注意。

3、溶媒的选择

静滴青霉素g选择什么溶媒,是一个重要问题。青霉素g最适宜的ph为6.0~6.8,偏离这一ph值可加速青霉素g的水解,降低其疗效。临床上常用的10%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其ph为3.2~3.5,而且葡萄糖是一种具有还原性的己糖,能催化青霉素g水解,糖浓度愈高,催化水解作用愈强,因此不可作为青霉素g的溶媒。如病情限制钠盐摄入,必须输入葡萄糖注射液并尽量在1h内输完。

4、配伍禁忌

青霉素g的配伍单纯用混合后是否发生变色、混浊作为禁忌是不可靠的。青霉素g水溶液遇酸、碱、醇及金属离子后,其稳定性下降,很容易被破坏,因此宜单独使用为好。青霉素g与四环素呈药理性配伍禁忌,这是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而青霉素g仅对活跃增殖型的细菌有效,两者合用能降低青霉素g的杀菌作用。青霉素不可与庆大霉素配伍,青霉素为有机酸,庆大霉素为有机碱,两者合用生成盐,效价降低;庆大霉素可被青霉素灭活,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与庆大霉素中的氨基糖发生交联,生成无活性的氨基酰胺化合物。尤其应注意的是,青霉素g不宜与氢化可的松混合静滴,氢化可的松的溶媒为45%~55%乙醇,乙醇的存在可加速青霉素β-内酰胺环的水解,使青霉素的效价降低。

5、配制的方法

晶体青霉素g钾盐和钠盐性质稳定,在室温下可保持数年而活性不变。青霉素g水溶液极不稳定,其β-内酰胺环极易被水解,从而失去生物活性。青霉素g被水解的速度不仅因溶媒的不同而异,而且与配制的时间有密切关系。溶解后的青霉素g,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其稳定性和效价均逐渐降低。同时放置时间过长,不仅增加致敏物质的含量,使过敏反应增加,而且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易导致输液反应。青霉素g水溶液的稳定性也受温度的影响,室温下经过12h后,抗菌效能丧失大半,且易形成青霉烯酸、青霉素唑酸等致敏降解产物。总之,青霉素g要现配现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若暂时不使用,应放在冰箱内保存,提前配制或使用不及时可降低青霉素g的疗效。

6、静滴的时间及次数

一定浓度的青霉素g溶液,静滴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血药浓度的高低,若将一定的青霉素g溶液静滴时间延长1倍,则单位时间内滴入体内的青霉素g量即减少一半,血浓度也相应降低,并随半衰期的周期不停的降低。青霉素g水溶液极不稳定,静滴时间过长,不仅药物浓度低、疗效差,而且也增加了青霉素g水解和发生过敏反应的机会。因此,应根据病情需要,每次将一定量的青霉素g稀释于少量的液体中(100~200ml),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滴完。短时间内有较高血药浓度则对治疗有利。因青霉素g只在细菌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其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高峰,与持续恒定的血药浓度关系不大。因此青霉素g应分次配制、分次输入。理论上,青霉素g半衰期仅0.5~1h,有效血药浓度只能维持2~3h,给药后3~4h血药浓度即降到很低水平,因此每日静滴3~4次,即每6~8h用药1次。但新近认为,杀菌性抗生素不宜按半衰期硬性决定给药间隔,受青霉素g作用过的敏感细菌,在青菌素作用消失后仍继续发挥其杀菌作用,细菌受青霉素杀伤后,恢复增殖力一般要6~12h,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每日2次静滴能达到治疗作用,至于严重感染时,仍应每日3~4次为宜。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为您整理的静脉注射青霉素注意事项的知识,希望能帮到您,稍后,我们来介绍使用抗生素该注意什么,欢迎关注更多用药安全小知识


责任编辑:邹兰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