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医疗事故纠纷怎么解决

2018-05-30 20:57:42 来源: 佰佰安全网 1289人阅读
导语:

整合医疗资源,实行分级诊疗,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是医改的大方向,也是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有效路径。按照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来说,区域内的公立医院应该实现联网运营,分工合作,合理分流病人。中国医疗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不能通过在挂号大厅里玩猫鼠游戏来治标,而是要通过在医保制度、医生资质评审制度、医疗资源分配制度等一系列上的问题来治本。如果患者的委屈与痛哭,只是换来了常见的一阵风式的大检查,那么只能说我们的管理部门缺少正视问题的勇气与改革的决心。医疗事故纠纷怎么解决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佰佰安全网郑重提醒大家要重视这个问题。

医疗事故纠纷怎么解决

中国的医院患者多、挂号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但除了人口众多的自然条件之外,其产生原因其实十分复杂。其一是患者分流上存在严重的苦乐不均。患者向大医院、大城市高度集中,而相比于大医院的人满为患,我们的很多基层医疗组织,往往长期处于患者不足的状态。其二是过度医疗现象极为严重。大病小病都往好医院跑,有病没病都去寻医问药。其三是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优质的医疗资源流动性不足,从而强化了大医院的竞争优势与汲取患者资源的能力。医疗事故纠纷怎么解决呢?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病人和医生都不应“私了”

公立医院属于国有资产,受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管,院方不可与患方“私了”,北京地区各级医院按市政府及市卫生局规定,加入了医疗责任保险,在发生医疗争议时,双方应按法定程序维护各自权益。医院个别医生就医疗过失单方面向患方作出的赔偿与许愿,没有医院律师在场签署协议也无效。

二、患方在争议中不应采取违法行为

医疗场所是特殊公共场所,干扰和破坏医疗公共秩序,是对其他病人医疗权利的侵权,也是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依法职业的侵权。依据有关法律规定,下列行为属违法行为: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的;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的;占据办公、诊疗场所,影响正常工作、诊疗活动的;在医疗机构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堵塞交 通、干扰诊疗环境;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经劝说无效的;其他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专业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可以帮助病人

北京卫生法研究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医疗纠纷调解处理和医疗过失防范的卫生法律服务机构。医疗责任参保医院与患方发生医疗纠纷,患方请求北京卫生法研究会医疗纠纷调解中心调解时,不用支付费用,并可为患方提供咨询服务。

患方哪些人可参加医疗调解?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人员: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必须是患者、近亲属和近亲属共同书面委托的代理人,非近亲属代表和非代理人不得参加;代表人和代理人一般不超过3人;近亲属一般指患者的配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三、患方要保存和提供原始单据

在调解医疗纠纷时,患方要保存和提供一些原始单据,包括:

1.医疗费用的原始单据,如:住院结算单原件;医疗机构收费收据原件;被保险人出具的医疗费分项说明,如患者原发病医疗费用数额、因职业过失对患者造成人身伤害后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数额,说明应有被保险人签字盖章;能够证明医疗费数额的其他原始单据。

2.误工费证明:由所在单位出具工资收入证明及因就医造成的误工损失数额,并加盖单位公章;无工作单位的,按照北京市上年度人均工资及误工时间计算。

3.残疾用具费证明:患者工资收入证明、因就医造成的误工损失证明及所需用具的名称、类型、型号、原始发票;患者工作单位人事劳资部门的工资及奖金福利证明;有工资的陪护人员身份证、工作单位人事劳资部门的工作证明及工资证明。

4.被抚养人情况证明:患者住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等单位开具的证明;证明被抚养人的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患者户籍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加盖出证单位公章。

5、共同抚养人情况证明:配偶或兄弟姐妹等共同抚养人的人数、姓名、性别、年龄等情况。

6、其他原始单证:交通费原始凭据;患者或近亲属住宿费原始凭据;调处中心调解费原始收据;尸检费、鉴定费等收据。

在对医疗事故纠纷进行解决的时候,我们需要先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一般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以及诉讼。当然,当事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比较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医疗事故。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小编为您提供了关于医疗事故纠纷怎么解决的解答,真心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要了解更多关于就医安全小知识医闹对社会有哪些危害请您多多的关注佰佰安全网吧!


责任编辑:王秀娟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