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目前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上的日益普及,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其传染性也越来越强。 那么,系统引导型病毒工作原理是什么那 ?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病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那么,系统引导型病毒工作原理是什么那?就让佰佰安全网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系统引导型病毒工作原理:
引导型病毒是一种在ROM BIOS之后,系统引导时出现的病毒,它先于操作系统,依托的环境是BIOS中断服务程序。引导型病毒是利用操作系统的引导模块放在某个固定的位置,并且控制权的转交方式是以物理位置为依据,而不是以操作系统引导区的内容为依据,因而病毒占据该物理位置即可获得控制权,而将真正的引导区内容搬家转移或替换,待病毒程序执行后,将控制权交给真正的引导区内容,使得这个带病毒的系统看似正常运转,而病毒已隐藏在系统中并伺机传染、发作。
引导型病毒按其寄生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两类,即MBR(主引导区)病毒、BR(引导区)病毒。MBR病毒也称为分区病毒,将病毒寄生在硬盘分区主引导程序所占据的硬盘0头0柱面第1个扇区中。典型的MBR病毒有大麻(Stoned)、2708、INT60病毒等。BR病毒是将病毒寄生在硬盘逻辑0扇或软盘逻辑0扇(即0面0道第1个扇区)。典型的BR病毒有Brain、小球病毒等。
引导型病毒是在安装操作系统之前进入内存的,寄生对象又相对固定,因此,该类型病毒基本上不得不采用减少操作系统所掌管的内存容量方法来驻留内存高端。而正常的系统引导过程一般是不减少系统内存的。
引导型病毒需要把病毒传染给软盘,一般是通过修改int 13h的中断向量,而新int 13h中断向量段址必定指向内存高端的病毒程序。
引导型病毒感染硬盘时,必定驻留硬盘的主引导扇区或引导扇区,并且只驻留一次,因此引导型病毒一般都是在软盘启动过程中把病毒传染给硬盘。而正常的引导过程一般不对硬盘主引导区或引导区进行写盘操作。
引导型病毒的寄生对象相对固定,把当前的系统主引导扇区和引导扇区与干净的主引导扇区和引导扇区进行比较,如果内容不一致,则可认定系统引导区异常。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稍后小编将给大家介绍混合型病毒的种类和处理方法,欢迎前来佰佰安全网关注网络病毒小知识等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郑旭冰
2021.11.10 16:12:05
2021.11.02 16:41:59
2021.11.02 16:39:58
2021.11.02 16:38:25
2021.11.02 16:36:23
2021.01.11 13:23:05
04/06儿童情绪控制能力差,正确引导很重要
05/21手机通话记录遭泄露该如何投诉?
03/2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于哪些方面
05/09电子邮件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病毒?
11/02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链食物还能吃吗?
07/17手机进水能用吹风机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