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生医疗事故后,很多患者都很茫然,表示不清楚是否应该找律师,那么,发生医疗事故时需要找律师吗?
医疗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所以在发生医疗事故后,作为普通大众的患者都会想请律师来帮助自己打赢官司,从而获得损失的赔偿,那么,发生医疗事故时需要找律师吗?发生医疗事故该怎样处理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佰佰安全网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医疗维权安全小知识吧。
第一,处理医疗事故纠纷,通常有三种方式,即双方协商解决、通过医疗调解纠纷委员会调解以及向法院起诉维权,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好处,患者一方可以先协商解决然后调解不行最后还可以起诉,但顺序不能反过来。起诉维权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超过一年的诉讼时效,否则就丧失了胜诉权,哪怕医院是全部责任,超了期赢得胜诉的机会很小很小。
第二,患者假如选择以诉讼的方式取得损失赔偿,对于案由的选择也很重要,在没有超过一年的诉讼时效时,患者可以按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为由起诉,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假如患者以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立案,则无法主张精神抚慰金。
第三,在诉讼时,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也是相当的重要,很多患者会认为自己有理,为了省钱就不想去做鉴定,这种错误的认知往往会导致败诉,因为这里面关系到责任的归属,以及病历和资料的真实性等等。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假如患者选择与医疗机构和解,拿到合理的损失赔偿,那么就可以不用请律师,但假如患者想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获取到相应的损失赔偿,则应该请律师,毕竟,法庭是严肃的地方,很多知识点以及问题都很专业性,我们普通人根本无法面对。
责任编辑:李献
2019.05.29 13:21:25
2019.05.29 13:21:16
2019.05.29 13:21:06
2019.05.29 13:20:55
2018.08.26 07:46:52
2018.08.26 00:50:01
08/31学生偷盗应如何处理?哪种教育比较妥当?
06/16损伤性医疗废物该怎样处理?
03/15医疗垃圾会产生哪些危害?
06/22病理性医疗废物是指什么?
08/22火车服务纠纷及处理方法
02/06交通事故救援必知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