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018-04-05 15:43:43 来源: 佰佰安全网 6249人阅读
导语:

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夏)旱虽不及春旱出现的频率高,但对作物的危害一般较春旱重。那么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伏旱不仅关系到当年作物的生长,而且也决定当年水库的蓄水量和土壤底墒的形成,对来年的冬小麦和春播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那么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

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

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以上就是佰佰安全网给大家介绍的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有哪些。相信通过佰佰安全网今天的介绍一定可以让大家对干旱有所了解。


责任编辑:何显抢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