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手机

大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015-09-29 14:22:40 来源: 佰佰安全网 9552人阅读
导语:

在陆地,平均(2分钟或10分钟)风速≥14m/s(风力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风速≥17m/s(风力达到8级以上)称大风,8级以上的大风对航运、高空作业等威胁很大。那么风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专注于公共安全的小编就告诉您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大风?

大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大风近地面层风力达蒲福风级8级(平均风速17.2~20.7米/秒)或以上的风。中国气象观测业务规定,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的风为大风。有大风出现的一天称为大风日。在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中则规定,蒲福风级6级(平均风速为10.8--13.8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

大风会毁坏地面设施和建筑物;海上的大风则影响航海、海上施工和捕捞等作业,为害甚大,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产生大风的天气系统很多,如冷锋、雷暴、飑线和气旋等。热带风暴的大风出现在涡旋的强气压梯度区内,呈逆时针旋转;冷锋大风位于锋面过境之后;雷暴和飑线的大风则发生在它们过境时,雷雨拖带的下沉气流至近地面的流出气流中。地形的狭管效应可以使风速增大,使某些地区成为大风多发区,如新疆北部的阿拉山口、台湾海峡等地区。

大风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大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一是冷锋过境。北方或西北方冷空气入侵境内,有时会伴有雨、雪、降温,这是因为暖空气被冷空气楔抬起而迅速上升凝云致雨的缘故。

二是动量下传。此类大风来势迅猛,一二个小时即可伸展数十至数百公里,有明显的日变化,多数出现在午后12—19时,最大风速往往出现在地面温度最高、空气对流扰动最盛的15—17时,此后风势随温度下降而减弱,待至日落即告平息。动量下传的偏西大风秉性干热,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三是热力对流产生的地方性积雨云大风。夏季地面受热强烈,大气对流旺盛,上升气流达到凝结高度形成积云,如对流继续发展,积云将会发展成积雨云。这种大风与积雨云相伴而生,所以也称积雨云大风,往往同时发生雷电和阵性降水,即雷雨。这种热力对流积雨云大风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且历时短,多出现于午后气温上升最高的时候,一般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风区范围也较小,风向随积雨云底的移动而变化。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责任编辑:杨赓

  • 评论
  • 评论
以下网友言论不代表佰佰安全网观点 发表

相关阅读

为更好的为公众说明安全知识的重要性,本站引用了部分来源于网络的图片插图,无任何商业性目的。适用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六条“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中适当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之规定。如果权利人认为受到影响,请与我方联系,我方核实后立即删除。

小编推荐